对话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 两页《永乐大典》价值37两黄金

楚天都市报 2021-12-06 07:37

陈红彦

陈红彦在长江讲坛展示的《永乐大典》书影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 颖 通讯员 谢宁 李茜 杨思 王亮 李蓉

对话人物

陈红彦,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近年主持或参与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参与《中华再造善本》及续编、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等的筹备实施。著有《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元本》《中国古籍装具》《传承与守望》等。发表多篇关于《永乐大典》的文章,包括《〈永乐大典〉六百年》《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收藏史话》《〈永乐大典〉的收藏与流散》。

对话背景

12月4日,陈红彦做客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主讲《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

元代的快递为何得名“通远铺”?古代的安检门长什么样?李白看了崔颢写黄鹤楼的诗后,为何无作而去?陈红彦在讲座中仅展示了《永乐大典》的“铺”字册、“门”字册、“崔”字册几个页面,便勾起了在座观众的无限好奇。有读者表示,听完讲座感觉到“满满的文化自信”,《永乐大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集纳了从先秦到明初的古人智慧。无论是皇帝和大臣关心的国家治理问题,学者关心的哲学历史文学问题,还是老百姓关心的生活常识,在这里面都可以找到答案。

讲座后,陈红彦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专访。

中国藏家去年重金拍下两册

问:您在讲座中提到,最新出现了两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背后的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

陈红彦:《永乐大典》这些年很受关注。最近一次引起大众关注,与去年的一次拍卖有关。2020年7月7日至8日,法国一个规模不大的拍卖公司,拍卖的藏品中有两册《永乐大典》。因为疫情防控,当时出国不是很方便,消息传来之后,大家都很着急。好在民间的藏书家对《永乐大典》的关注度也很高,委托在法国的朋友去拍,几位藏家都希望能收入囊中,当时拍卖竞争还很激烈,最后,一位浙江的藏书家、企业家豪掷640万欧元拍得。中国人拍下这两册《永乐大典》的消息传开,很多人都兴奋不已,热情地用手机转发消息。

拍得两册书含佣金总计812万欧元,合6700万元人民币,如果按通常的计算方式,一册书50叶(古籍的叶指筒子页,相当于今天的2页)计算,一叶就是67万元。按此拍卖价格,参照上海黄金交易所近日金价,以每克365元折算,67万元可以购买1.83公斤黄金,一叶《永乐大典》约值37两黄金。过去说“一叶宋版一两黄金”,这《永乐大典》一叶就是37叶宋版书的价格了。这家法国的拍卖公司也没有想到,两册明代的书,能拍出这么高的价格。

后人辑录佚书的一座宝库

问:《永乐大典》的价值为什么这么高?

陈红彦:《永乐大典》是一部类书,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包括明初以前所有学科内容,网罗无遗。

更重要的是,《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它的编纂原则是,“直取全文,未尝擅减片语”。将所辑图书,一字不易,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像《四库全书》编纂时,因为文字狱,许多内容都做了修改,而《永乐大典》的内容更为原始。

文渊阁所藏图书,到万历年间重修书目时,就已“十不存一”,到清康熙朝时更已“寥寥无几”。因此,《永乐大典》就成了保存这些佚书(失传之书)独一无二的宝库。《水经注》《旧五代史》失传之后,都是从《永乐大典》里辑出,后人才得以重见。若没有后人从《永乐大典》辑出《旧五代史》,就没有《二十四史》,就变成《二十三史》了。

《永乐大典》是“辑佚古书的渊薮”的评价应是当之无愧,也就是说透过《永乐大典》可以看到大量后来已经失传先秦至明初的秘籍史料,对于学人辑佚和校勘古籍可发挥重要作用。清代四库馆臣曾从中辑出佚书300多种,加上后来学者所辑已达600种。

在鲁迅建议下入藏京师图书馆

问:《永乐大典》与张居正、鲁迅等都产生过关联,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陈红彦:张居正是湖北人,明朝万历年间任内阁首辅。《永乐大典》嘉靖年间重录副本时,张居正是分校官。嘉靖皇帝主持重录时,规矩非常严格,誊写人员早入晚出,登记领取《永乐大典》,并完全依照原样重录,要求做到内容一字不差,规格版式完全相同,每人每天只抄写三叶,不得涂改。抄完之后,还有分校官、总校官,检查无误才算合格。

而宫廷遗留下来的《永乐大典》能入藏国家图书馆,得益于鲁迅先生。1912年,周树人(鲁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博物馆工作,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将翰林院所存《永乐大典》残本交由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储藏,一共64册。

来鄂巡展三册典籍富有荆楚特色

问:这次《永乐大典》巡展首站为何设在湖北,来湖北展览的3册嘉靖副本有什么特色?

陈红彦:这次3册同时出馆是头一次,湖北在抗疫期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次《永乐大典》巡展首站放在湖北,也是支持湖北文化建设。所以,国家图书馆专门开会讨论,把3册嘉靖副本以及与《永乐大典》相关联的一些古籍文献放在湖北展出,让观众全方位了解《永乐大典》。

来湖北的3册《永乐大典》,我们也特意挑选了与湖北相关内容,让湖北观众有亲切感。一册是“崔”字册,里面收录有崔颢登黄鹤楼的事。另一册也有写黄鹤楼的内容。

普通人如何查阅《永乐大典》

问:《永乐大典》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意义是什么?普通人该怎么去利用它?

陈红彦:《永乐大典》作为中华典籍文化聚散流变、悲欢离合的缩影,已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古代典籍,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尊严。《永乐大典》可以让我们找到文化自信,找到文化的根。

如今,仅存于世的《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有400多册,散布于全世界。《永乐大典》影印本各省图书馆应该都有收藏,读者有需要的可以去查阅。

目前,国家图书馆依托馆藏的224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以及与世界各地藏家的交流,计划做《永乐大典》数字化的工作,希望有朝一日,幸存的《永乐大典》能以另一种方式回馈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