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邓鹏伟
对话人物
骆明,《体坛周报》总编辑,国际足球资深专家,金球奖中国唯一评委。
对话背景
11月30日,2021年金球奖在法国巴黎揭晓,梅西夺得个人第7座金球奖。在评选结果出来后,骆明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专访,就金球评选的台前幕后进行了解读。
金球奖也有“偶然”时刻
记者:作为金球奖的中国唯一评委,这个评委身份是如何确定的?
骆明:金球奖由《法国足球》杂志创办于1956年,最早只面向欧洲球员,由欧洲记者评选。从1995年开始,候选人范围扩大至所有在欧洲踢球的球员,2007年开始,候选人向全球球员开放,评委也向欧洲之外扩张。主办方《法国足球》杂志想在中国寻找一位评委,让《体坛周报》的驻法国记者赵威推荐,赵威此前看过我关于金球奖的文章,觉得我对金球奖的预测比较靠谱,于是向《法国足球》推荐了我。《法国足球》考察后,认可了我的资格,从此我就开始为金球奖投票。
记者:作为评委,能否透露一些评选过程中的秘闻?
骆明:金球奖评选过程其实很简单,每年评选开始前,《法国足球》杂志会给每位评委发一封邮件,注明规则和候选人,我在规定时间内回复邮件即可。但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金球奖和国际足联主办的“世界足球先生”评选合并为“国际足联金球奖”,中间产生了一些比较离奇的剧情。例如2010年,斯内德在记者票选中排名第一,但加上国际足联各国家队主帅和队长的投票后,斯内德跌到了第四,而在记者投票中排第四的梅西,总分排名第一,捧得金球奖。
更离奇的是2013年,我很早就投完票了,结果在投票截止后数日,国际足联突然宣布投票截止日推迟。当时正值C罗凭借帽子戏法帮助葡萄牙在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中淘汰瑞典,推迟投票显然对他有利。最后C罗以微弱优势战胜梅西,也留下了巨大争议。
记者:之前网上流传过关于评选的一些公式,在结果出来后,您觉得评选结果跟公式相符吗?
骆明:那个公式是我根据今年的赛事情况归纳的。我当时总结这个公式,是看到网上很多球迷对于今年金球奖归属争议很大,我作为评委,又不好提前公布自己的倾向,所以公布了这个公式,供大家参考。只要大家保持客观公正,都会根据这个公式得到与结果相近的分数。
团队表现拖累莱万
记者:您的五个选择是谁?呼声很高的莱万为什么会输给梅西?
骆明:我的金球奖选票是:梅西、莱万多夫斯基、坎特、若日尼奥、C罗。
金球奖最重要的评选标准是“2021年(自然年)的个人和团队表现”。“个人和团队表现”又可细分为俱乐部和国家队表现。我把梅西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他在俱乐部的个人表现(西甲最佳射手)、国家队的个人和团队表现(美洲杯的冠军、进球王、助攻王、最佳球员)都很出色。美中不足的,是俱乐部的团队表现:巴萨只有国王杯入账,在西甲只排第三,欧冠止步于第一轮淘汰赛。
莱万则是俱乐部的个人表现登峰造极,打破了穆勒的德甲进球纪录,新赛季进球效率仍然惊人。团队表现上,德甲冠军算是“基本操作”,可惜欧冠淘汰赛对阵巴黎因伤缺阵,拜仁八强出局。国家队层面,莱万个人在欧洲杯上留下了3个进球,算是不辱使命。波兰并非欧洲一流强队,但在小组前三均有可能出线的情况下,波兰却垫底出局,还是影响了莱万的得分。
金球提升梅西地位
记者:梅西拿到第7座金球奖,在历史地位上是不是能够与贝利和马拉多纳相提并论?
骆明:第7座金球奖肯定能提升梅西的历史地位。但历史地位不能只看金球奖数量。当年贝利和马拉多纳因为是南美人,不能参选金球奖。《法国足球》后来做了估算,如果南美人可以参评金球奖,贝利应该可以拿7个金球,马拉多纳应该是2到3个。看上去差距很大,但其实贝利和马拉多纳都是足坛历史最佳的竞争者。用冠军数和金球奖数量去比较不同的球员,都不尽科学,还要看他们在足球界的口碑。
记者:如果阿根廷队在明年的世界杯夺冠,梅西能不能拿第8座金球奖?
骆明:毫无疑问。阿根廷队在找到合理的中场配置后,在战术上对梅西的依赖减少,但在门前还是得靠梅西打开局面。今年美洲杯上,梅西包揽了阿根廷队的最佳射手和最佳助攻手。明年阿根廷队如果拿到世界杯,梅西肯定也有类似的数据,拿到金球奖不会有悬念。但客观地说,阿根廷夺冠难度很大,他们甚至算不上夺冠热门。
记者:梅西之后,谁有可能接班?您看好哪一个?
骆明:现在来看是姆巴佩或哈兰德。尤其是姆巴佩,他能在人才济济的法国队踢球已是天然优势,如果他去了皇马这样一个善于造星的俱乐部,对他拿金球奖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