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电刺激术,帮即将瘫痪的他站了起来

长江日报 2021-11-22 18:02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2日讯(通讯员覃丽萍 胡深博)近日,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实施全国首例脊髓电刺激术(SCS)治疗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s)患者的步态及平衡障碍手术,让即将瘫痪在床的李康(化名),在短时间内重新站立起来,为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李康是一名医学生,一年前逐渐出现行走不稳、言语含糊不清、饮水呛咳等症状,近2个月来症状明显加重,经检测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这类疾病也称之为“不治之症”,这对于即将毕业的他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我正在准备执业医师考试,得了这种病,连基本的行走都是问题,未来只能瘫痪在床,当时我非常绝望,同事、同学得知情况后都替我感到惋惜。”李康说。

继续工作是李康梦想。前不久,他得知中总医院神经外科对于步态不稳和促醒治疗很有经验,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赶到医院寻求帮助。

得知情况后,该院神经外科宋健副主任医师组织专家团队,为其进行诊疗,经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患者家族有该疾病遗传史,其父亲、姑姑及奶奶、舅爷均患有该病,考虑遗传性共济失调。

宋健副主任医师介绍,对于小脑性共济失调,目前国内尚无治疗方法,只能通过传统的康复训练缓解症状。不过,此前他经过研究发现,脊髓电刺激术可以治疗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上报院领导、获得患者同意后,专家团队为李康做了手术:打开脊髓、植入电极,调整电极位置至生理中线处,连接刺激电极线,将刺激器置入右腰部皮肤囊袋内。当天,手术进行顺利,且患者恢复良好,医疗团队决定在术后13天实施开机电刺激。通电后,李康身体有明显改善,甚至可以做原地小跑运动,目前李康已经出院,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已可基本生活自理,正在准备执业医师考试,逐渐回归工作岗位中。看到李康经过治疗后效果理想,他的姑姑也决定尝试手术。

据悉,中部战区总医院在国内最早将脊髓电刺激疗法用于临床手术,2014年实施华中第一例脊髓电刺激植物人促醒手术后,已实施近50例脊髓电刺激手术,唤醒率高达40%。宋健表示,目前还在探索将脊髓电刺疗法在糖尿病足、带状疱疹等疾病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