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母婴室、“第三卫生间”、步道的石板间距再短些……为了他们,网友的建议很暖心

大武汉客户端 2021-11-19 20:5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9日讯(记者赵家新)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武汉正在行动中。近日,武汉市妇儿工委办工作人员钟先生表示,今年10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指导意见后,省市发改委都已经开始行动,社区、街道、公园、医院、商场等单位和场所都将会进行相应改进,照顾老人和小孩需求。

关于“一米的视角”看城市,市民也有不少发现,长江日报记者梳理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的网友建议:

步道的石板间距应缩短

“解放公园里的青石板步道,石板之间的间隔较大,儿童走路时容易摔跤。”之前,有市民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自己生活中带娃逛公园时观察到的小细节。

记者来到解放公园鸽子广场。“原先的距离在20厘米左右。”工作人员介绍,原先,这里铺设的青石板步道上,两块青石板之间的间隔较大,儿童行走很容易绊倒摔跤。收到市民反馈意见后,公园对石板进行了重新整修,间隔缩小到了5厘米。记者看到,不时有小孩独自在步道上玩耍嬉闹。

商场多设置一些母婴室

有网友建议,商场应该多设置一些母婴室,为婴幼儿创造更舒适的环境。

记者了解到,武汉一些商城也设有专门的母婴室。汉口后湖城市广场开有多家和儿童有关的店铺,其中一家经营儿童用品的商店二楼,设置了专门的母婴室,门口张贴着“母婴专用 男士免进”字条。母婴室内有一张小床和一张椅子,专门安装了洗手池,室内收拾得很整洁。

二楼公共卫生间旁也设有母婴室。广场客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广场的母婴室虽然不多,但现在使用母婴室的人不多,所以能满足需求。

新建公厕应设置“第三卫生间”

后湖大道公共卫生间里设置了婴儿安全座椅。记者赵家新 摄

“市内公厕应该多考虑老人和小孩的使用舒适度,设置一些坐便器和高度比较低的水池。”有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留言。

后湖大道淌湖三村附近一座公共卫生间内,记者看到,“第三卫生间”内设有坐便器、座椅和宝宝护理台,水池高度也比成人使用的低。工作人员称,“第三卫生间”平常使用人少,但大家很自觉,即便要排队也不去占用。

城管部门介绍,市内新建的公共卫生间都有一间“第三卫生间”,主要是为了方便老人、小孩如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