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震局专家详解盐城大丰海域地震

新华网 2021-11-18 14:30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海域(北纬33.50度,东经121.19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发生后,江苏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三级响应,成立省地震局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迅速集结,第一时间开展紧急震情会商,并派出第一批地震现场工作队赶赴盐城市大丰区,开展灾情调查、流动监测、科学考察等工作。

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江苏大部分地区有感,其中盐城、南通等地震感较强;上海、山东、浙江等邻省(市)沿海部分地区有感。目前,尚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震区附近群众情绪总体稳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经过各县(市、区)初步核查,沿海各乡镇、园区、企业、海上风电设施、作业渔船等暂未发现因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次地震是否会有后续影响?公众应如何安全避震?江苏地震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杨云就公众关心的话题进行了解答。(孙姝颖 邱麦)

新华网:本次发生地震的区域是地震多发区吗?

杨云:这片海域是江苏中等地震相对活跃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但自1997年以来相对平静,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

新华网:本次是海域地震,为什么江浙沪大面积有震感?

杨云:本次大丰海域地震震源较浅,因此影响范围大,尤其是江苏地区整个覆盖层比较厚,覆盖层会对地震能量产生放大效应。此外,地震发生时间是大众上班工作时间,在体感上更强烈,因此大众震感明显。

新华网:后续还会再有余震或有海啸发生吗?

杨云:江苏地区历史上发生的地震类型以孤立型和主震—余震型为主,这次地震后,近期原震区同等地震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不排除有感地震的发生。截至11月18日12时,江苏省地震台网监测到原震中区2次余震活动,未收到有感报告。公众可以放心,这类地震不会引发海啸。海啸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引发海啸,地震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且具备一定的构造条件,海底发生垂直性的错位才有可能。我国海区处于宽广大陆架上,水深比较浅,水深在200米以内,不利于地震海啸的形成与传播。

新华网:地震来临时,公众应如何紧急避险?

杨云:当我们遇到地震的时候,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更不要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如果学生在学校时发生地震,可以用课桌作为掩护,蹲到课桌旁,用书包等相对较软的物体保护头颈部。如果在家里,可以去开间比较小的房间,或者蹲在坚硬的桌子、台子下,用沙发垫等来保护头部。等强烈的震动过去后,再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场所。如果在室外发生地震,要尽快去一些空旷场所或应急避难点,注意远离广告牌等危险建筑,防止高空坠物。如果因地震不幸被困了,我们也要保持沉着冷静,可以敲击物体发出声音,等待救援。

新华网:江苏在地震预警方面正在推进哪些建设?

杨云:目前,江苏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年建成。建成后,如果发生震级比较大的地震,公众就可以接到预警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