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国家级产业园合作发展,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军团”

湖北日报 2021-11-16 21:33

集聚了全国43.0%的人口,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覆盖了11个省市的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人力资源最集中、人才交流最频繁、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

在11月16日举办的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暨首届长江经济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峰对话会上,看好湖北武汉人力资源产业潜力,加强园区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长江经济带“军团”,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武汉人力资源产业优势明显

拥有83所高校、130万名在校大学生的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以武汉为圆点,8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圈,能够涵盖中国80%的人口,90%的经济总量。

近年来,武汉紧紧抓住人力资源服务业迈入万亿市场规模的发展机遇,积极培育引进机构,加快壮大行业规模,重视高端业态发展,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行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供给能力、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武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截至目前,武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有1410家、从业人员3.3万人、预计今年行业年营业收入突破588亿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180.3%、71%和479%。服务内容从人才招聘、劳务派遣、教育培训等传统领域,向高级人才寻访、管理咨询、人才测评、软件服务等高端领域延伸。

下一步,武汉人力资源服务将聚焦武汉“965”产业集群,引进一批人力资源头部企业、总部企业,扶持一批跨界融合创新的人力资源服务项目,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人才,冲刺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园多区”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按照“政府主导、市区共建、专业运营”的模式,武汉市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抱团前行,行业内集聚了一批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多层次业态、全方位产品的产业链逐渐形成,已然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服务供给区。

2019年8月,经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成立,成为湖北省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武汉以此为重大契机,提出“立足武汉、服务湖北、辐射华中、影响全国”的发展定位,实行“一园多区”规划布局,大力推动建设中央商务区园区、光谷园区和车谷园区。

一个个功能多元化、设施现代化、运行信息化、服务专业化的园区相继挂牌,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

峰会当天,中国光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揭牌开园,10余家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签约。

产业园将以光谷中心城为核心区、光谷7大产业园区为服务区,最终形成“1+7”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格局。优先布局高端、创新型人力资源机构与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地区总部,定位于服务中高层次人才,吸引集聚高端人才猎聘、企业管理咨询、人力资本服务、人力资源软件科技、互联网招聘平台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

“我们看好武汉特别是光谷厚植的产业基因,有了产业就有人,未来人力资源发展高地必然会是中部区域。”签约代表之一的苏州汇思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秦姣介绍,未来将为光谷引入互联网科技赋能人力资源产业。

加强合作成为与会专家共识

2019年,根据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在上海、武汉等长江沿江城市的调研,发现长三角人力资源产业园同质化程度较高,而长江经济带人力资源服务差异化较明显,互补性更强,产业链更加丰富。

如何实现长江经济带人力资源服务的协调发展,发挥沿江各人力资源产业园的特色?峰会上做出了探索。

当天,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域合作协同发展行动开启,上海、宁波、合肥、长沙、武汉等城市人社部门代表共同发布倡议书,将建立长江经济带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沟通机制,加强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和劳务对接,为长江经济带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和交流合作平台,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宁波跟武汉都是2019年同一批获批国家级产业园的,多年来我们两地始终保持着兄弟般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情谊。从长远来看,优秀的产业园大多是经过联盟体系的建设,形成统一的行业共识。我们希望未来的产业园不会像湖泊一样固步自封,而是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人才、技术、信息兼容并蓄,百川归流。”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瑜建议,宁波跟武汉两地要进一步加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之间的互通联动和相互学习。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通讯员姜军 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