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襄阳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市三十六中举办。会上透露,今年年底前,襄阳市所有学校食堂(含私立学校)将在襄阳市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平台上注册并录入基础信息;今年年底前将完成100所试点学校的“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和接入平台任务。
当日,与会人员首先现场观摩了市三十六中食堂。记者在现场看到,食堂工作人员入口处安装有晨检一体机,可对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测温,如果是陌生人进入,系统会自动报警。食堂里设有米面仓库、调料库、药检室、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菜品存放间等,工作人员正在各自区域忙碌着。食堂里安装了多个红外高清摄像机,可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拍摄各个场景。食堂大厅里的电子大屏幕正实时显示食堂各个区域的画面,以及工作人员晨检记录、每日菜谱、消毒记录、留样记录、陪餐记录等信息。
市学生资助和学校后勤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散国伟介绍,2020年年底起,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开始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市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利用安装在学校食堂后厨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对食堂食品追溯、储存保鲜、加工制作、消毒、日常检查、食品留样、视频监控等七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管,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留下影像和台账、溯源回查,从根源上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降低校园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市三十六中、襄阳一中、襄阳四中等13所市直学校的20个食堂已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日常运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上线运行后,监管人员和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实时查看学校食堂后厨环境卫生、食品加工操作情况。
今年是我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全面铺开的一年。根据《襄阳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实施方案》,到2022年年底前,全市50%以上的学校食堂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改造工作并纳入襄阳市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平台监督;到2025年年底,全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完成率达到100%,实现全市“互联网+明厨亮灶”市、县、校三级安全智慧监管平台联通覆盖。
记者张丽 特约撰稿人陈建波 通讯员 秦金 王婧 实习生 曾笑玉 刘玉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