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毛茵) 2021恩施土豆文化旅游节上,由恩施市当地乡亲们制作的土豆饼成功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最大的土豆饼”。以“恩施硒土豆品牌营销”为核心,通过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多产业联动,恩施土豆正成为一种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土疙瘩”变成了“金蛋蛋”
土豆是恩施州主要农作物,有着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常年种植面积160万亩左右,种植规模占全省“半壁江山”,产量150万吨以上,2020年产业综合效益达到70亿元。
短短几年间,名不见经传的“土疙瘩”变成了“金蛋蛋”,以崭新姿态跃上国家马铃薯主粮化大舞台,连续四年成为国内销售火爆的“网红土豆”和最具恩施地域特色的“地标名片”。
标准化生产推进绿色崛起
高规格的产业规划成为“恩施土豆”快速发展的“定航标”。 2015年,恩施州抢抓农业部定点帮扶机遇,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全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发展是稳定“恩施土豆”产业的“基本盘”。
2017年,编制并发布了《恩施硒土豆生产技术规程》(DB422800/T006-2017),2020年又发布了《绿色食品 恩施土豆生产技术规程》(DB4228/T006-2020)。由此,“恩施土豆”“恩施硒土豆”进入绿色发展的新阶段。通过恩施土豆绿色标准的发布、实施和推广,各地土豆生产者、经营者对绿色产品有了新的认识,绿色已成为“恩施土豆”发展的底色。“恩施土豆”获得绿色认证基地规模达到15.2万亩,约占总种植规模的9.5%,涉及企业和专业合作社29家。
品牌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全州从事“恩施土豆”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到338家,是2015年的38倍,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从事马铃薯加工的企业有16家,马铃薯全粉、油炸薯片、水晶粉丝、硒蛋白、马铃薯酒、马铃薯饮料及休闲食品等主食加工业发展较快,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
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协会先后组织参加三届中国主食产品加工年会、两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三届中国农产品绿博会、两届中国武汉农博会和五届中国硒博会等国际性、国家级展会,以恩施土豆、恩施硒土豆品牌为纽带,在产品展览和营销中,20多家企业30多款产品获得展会金奖,逐步形成了抱团取暖的发展格局。
亚麦食品、七里优选(宣恩)、农博农业、农丰农业、硒源农业、泰康农业、百顺农业、平安农业等一大批新型市场主体,均已成为恩施土豆产业化龙头,带动全州100多万人从事土豆事业。
恩施土豆成为“网红土豆”后,品牌价值一路飙升。 “恩施硒土豆全席”“农家土豆宴”等特色美食成为恩施州标志性名片。
从2015年 “恩施硒土豆”获得“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到2021年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各种奖项伴随着老百姓的口碑纷沓而至,“恩施土豆”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恩施土豆”已走进全国30多个省、市、区市民餐桌,品牌唱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