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儿童医院每年筛出3000先心宝宝 “一站式”治疗让患儿少跑路

湖北日报"} {"id" 2021-11-04 21:46

湖北日报讯(记者余瑾毅、通讯员张璟祎)冠状动脉“走捷径”搭上了静脉,三分之一心脏长期饿肚子干活,面临心衰风险。这样的先天性心脏,武汉儿童医院每年要筛查出约3000例。在该院“一站式”医疗服务下,患儿可以免去在各科室之间“跑路”,真正实现治疗的“无缝”对接。

半年前,家住武汉蔡甸区的纪女士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诞下了二胎男宝,起名汐汐(化名)。出生2天后,武汉儿童医院心脏超声负责人冯肖媛为汐汐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时发现,汐汐竟然有两处“心”病。一处为房间隔缺损,另一处为发病率仅为万分之二的冠状动脉瘘。

对于正常新生儿来说,冠状动脉分支只有1.5mm-2mm粗,可汐汐的冠状动脉却足有3倍粗。冯肖媛通过五个不同角度观察这根异常增粗的冠状动脉,拍了约80张图像才彻底弄明白孩子冠状动脉瘘的问题源头。

冯肖媛介绍,这根主动脉就好比一个两头扎紧的糖果,一头与主动脉相连,另外一头直接与静脉连接在了一起,所有通过这根动脉输送的营养物质会通过一段“反C”的捷径流入右心房的“回收站”中。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不仅没供应给心肌,右心房还平白无故多承受了一份重担。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约三分之一的心肌因整天吃不饱肚子,长期营养不良,各方面都会受影响,总有一天心脏会因承受不住负担,出现心脏衰竭等严重后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手术将“捷径”进行修补,还动脉、静脉正常秩序。孩子刚出生,如果现在做手术,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可担心孩子身体吃不消;如果不做手术,等孩子长大了,心脏负荷加重,又可能面临心衰的风险。

从出生起,每隔2个月,医生都会密切监测孩子心脏发育情况。直到5个多月时,孩子吃奶总是上气不接下气,心跳也明显加快,除此之外还总是出虚汗。种种症状都说明汐汐的心脏已经快承受不住了,经评估为手术的最佳时机。

武汉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启动“一站式”服务,在心胸外科、心脏超声、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医护人员对约8mm大的瘘口进行修补,再将房间隔上5mm大小的卵圆孔缺损进行封闭。整个手术耗费约2个小时,术后第10天,孩子恢复情况良好,出院回家休养。

11月4日术后第一次复诊,汐汐手术后长势喜人,体重短短半个月就涨了两斤,食欲也好了不少。纪女士抱着汐汐,亲手将锦旗送给冯肖媛和为孩子进行手术的皮名安团队。

“我们建议每一个新生宝宝都要进行一次先心病筛查。”冯肖媛介绍,一出生就及时进行筛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手术纠正,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每年在武汉儿童医院心脏中心,约3000个新生宝宝会被筛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其中约200个左右的孩子属于罕见疑难先心病,这些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且隐匿,极易误诊或漏诊,对医生诊断、治疗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武汉儿童医院作为湖北省内首家儿童心脏中心,整合了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心脏超声中心、麻醉科、手术室,各类儿童疑难复杂先心病,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患儿发现问题可以少“跑路”,真正实现“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