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从军营到警营,从战士到民警,他不改竭诚戍边服务群众维护平安的初心,将转隶作为精进自己的机会,凭借军人肯吃苦、好钻研的精神迅速且出色的完成角色转变,以新警的身份获得人民群众与同事的高度认可,尽展榜样的力量。他,就是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大台子分站民警李航宇。
2018年3月,公安边防部队改革拉开大幕。
身份的转变,意味着岗位与职责的转变。从老兵到新警,李航宇要适应这个转变,就要迅速掌握新的知识体系,拓展新的工作能力。
“压力非常大,因为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个群体素质不高。但是,我坚信凭借着军人的韧劲儿,没有做不好的事儿。”说起当时,李航宇记忆犹新,不论是军人还是警察,守护和平与社会稳定都是本职。岗位虽变,但使命未变。
在单位,李航宇开始封闭式的学习。需要记住的理论知识,他要求自己会默写;遇上啃不动的知识难点,虚心向行家求教。除了自己学,李航宇还拉上战友一起学,发扬“一帮一带”的传统:谁遇上难题,他耐心讲解,有时一起探讨研究;他及时发现每个人的进步,让战友获得表扬和鼓励。在他的带动下,形成抱团学习的风气。2018年底,李航宇和他的战友们全部顺利通过体制改革,无一掉队。
新岗位意味着新挑战。李航宇忙着掌握更多的业务专业知识,提升最急需的能力,解决最短板问题,迅速完成了从“兵”到“警”的角色转变,不仅适应了新岗位的要求,还成为工作骨干。他的成功,也激励和带动了身边的同事们。
2021年,国家移民管理局组织全国1400余名新警赴边远地区一线实践锻炼。得到通知后,李航宇主动申请前往,成为第一批远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践锻炼学习的队员。经过培训后,李航宇奔赴新疆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吐木秀克边境派出所。
语言不通,着实让李航宇为难。他便请当地民警带自己走访,每天抽出时间学习当地方言,仅一个月,便能和辖区居民进行简单交流了。
李航宇在走访中见到了辖区年近七旬的老人布海丽且木·达吾提,她视力、听力都不好,因腿疾走路困难,一人独居。李航宇心疼这位孤独的老人。于是,他向所里申请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决定只要在新疆一天,就要照顾她一天。
布海丽且木·达吾提家房后有片核桃林,这是她家的一项主要收入。李航宇经常到这里除草、浇水,使得这片挨着戈壁滩的林子格外翠绿。一有空,李航宇就捡柴劈好码成垛。
6月的一个休息日,李航宇自费买来了豆油、米、面、油漆、涂料,又请来几位村民,将布海丽且木·达吾提的房子里里外外粉刷一新,这令老人欣喜不已。没过几天,她送来了一面锦旗。离开新疆前,李航宇将老人家柴垛码得高高的,又叮嘱派出所的战友,一定要把布海丽且木·达吾提照顾好……
在平时,李航宇总是抢着干工作。他爱思考,结合派出所实际情况,健全各类工作本表簿册;动手制作保障设施,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主动参与到道路交通工作中,除了疏导巡逻,还利用自己当过运输兵的特长修理公路上来往故障车辆,毫无保留地把工作经验与修车本领分享给大家。一次,一位老人所驾驶的车辆突然自燃,李航宇立及时进行了妥善处置。老人就握着他的手一直不肯松开。风雨中,他帮集市摊主收摊;泥路上,他追回受惊吓的毛驴……
今年8月,李航宇从新疆归来后,立即投入工作。领导和同事们发现,他的综合能力迅猛提升,为人更加成熟稳健。作为新一代移民管理警察为国戍边的理想信念也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