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是一年考研备考的冲刺期。除了高校自习室挤满备考的考生外,城区兴起的共享自习室也颇受这类群体欢迎。
一年前,在大城市流行的共享自习室“进军”十堰,快速发展,目前城区至少有6家共享自习室。那么,共享自习室究竟是什么样子?前景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文/记者 张贞林 实习生 柯晓钰 图/记者 叶楚榕
冰箱、打印机、免费饮料自习室功能全
昨日,记者在张湾青年大厦的一家共享自习中心看到,不大的空间被划分成了“沉浸区”“静谧区”“共享区”“茶水间”等不同的功能区。在学习区域,每个座位都打造成了“格子间”,小小的空间配备了座位、台灯、临时储物柜,功能齐备。茶水间有微波炉、饮水机、电冰箱、打印机,还有茶水、零食等免费提供。
这家自习室负责人张女士告诉记者,张湾店是十堰城区规模最大的一家店,有69个座位,三堰店有43个座位,六堰店有42个座位,开放时间从上午7点到晚上11点。
张女士介绍,“沉浸区”“静谧区”“共享区”是专门提供自习座位的区域。按照不同的习惯,“沉浸区”的自然光照更多,方便习惯白天看书复习的人;“静谧区”的自然光较少,偏黄的灯光营造的是“晚自习”的氛围,方便习惯了晚上看书的人。这两个区域都是独立隔间,更具隐私性,而“共享区”则是没有隔间挡板,在“共享区”学习能起到相互促进、互相督促的作用。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付费自习室在外地很常见,去年十堰城区才兴起,张女士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们在十堰开了3家分店,目前已经约满。”张女士介绍说,寒暑假是自习室人最多的时候,常常出现约不到座位的情况。
自习室一座难求,许多人在这里学习一整天
虽然共享自习室在十堰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是拥有一批固定的消费群体。记者调查发现,来自习室的不仅有学生,也有很多上班族,考研、考公、考证的都有,大家会相互鼓励,共同学习。
“我在家管不住自己,复习效率很低,所以就想来这里复习,看到别人都在学习,我也会受到鼓舞认真学。”在自习室复习考研的小柳说。
自习室的服务人员小吴介绍说,早上7点多就有人过来,晚上10点多还有十几个人在,许多人都会选择在这里呆上一整天。大家在休息的时候也会交流学习经验,相互鼓励打气。
张女士说,刚开业的时候,她建了一个自习室会员群,当时只有100多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两个大群,一共800多人。
按照张女士介绍的方法,记者打开微信小程序尝试预约座位,结果发现已经没有空余座位了。进入自习室会员群,发现群里很多人在求购“座位”。
“有些会员购买了月卡或者季卡,但不会每天都来,就可以在群里转出他们座位,用这种方式缓解一下座位难预约的问题。”张女士说。
每小时收费5到6元,年轻人愿付费享受
目前,十堰的共享自习室每小时收费在5—6元,以5元每小时居多。
“我成立自习室的初衷,就是想给大家提供一种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张女士说,收费是5元每小时,购买期限卡会更优惠。
共享自习室作为新兴事物,虽然日渐走红,被一些年轻人追捧,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共享自习室的收费过高,不适宜所有人。而且学习本来就是一个苦差事,花钱去享受这样的学习环境,结果并不一定理想。
有专家认为,共享自习室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应该在完善现有服务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智能化管理,并在更多区域普及和发展这一新事物,为市民带去更多学习的便利。另外,共享自习室可以考虑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比如名师讲座、读书分享等小范围的聚会,将业态扩大化、延伸产业链条,为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链接
6家共享自习室地址:
亦铭自习室:上海路店:上海路新时代广场 B座四楼 六堰店:朝阳中路万隆广场2单元1804号 张湾店:公园路青年大厦1707号
对空言说自习室:上海路大学星城1号楼5单元2601室
静馨的花艺自习室:发展大道万达广场
北岸自习室:市体育中心
自习室内一人一个独立隔间。
就餐区提供免费茶饮、咖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