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斌
11月2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围绕新一批市级赋权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宣传解读北京市政府向副中心管委会和通州区政府有关部门赋予新一批市级权力事项。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在会上介绍,本次对副中心的市级赋权由“57+101”构成,包括对城市副中心赋权和对自贸区组团赋权两个部分。一是城市副中心812平方公里范围内行使的市级权力57项,承接主体为副中心管委会;二是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运河商务区和张家湾设计小镇组团约10.87平方公里区域内行使的市级权力101项,包括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类赋权29项,由通州区政府相关部门承接。工程项目建设类赋权72项,由城市副中心管委会承接,需要说明的是,该72项工程项目建设类赋权中有51项与在812平方公里范围内行使的赋权存在重合。因此,经过本次赋权,为城市副中心管委会新增市级行政权力78项,为通州区政府新增市级行政权力29项,综合两次赋权,副中心管委会共行使市级行政权力108项。
据介绍, 新一批赋权既是对首批申请市级赋权效果的拓展和巩固,也与副中心高质量建设发展的新需求紧密对应。对于涉地审批类市级权力,经过此次赋权后,土地利用、土地征转、土地储备等三项涉地审批权基本全链条赋予城市副中心,契合了当前副中心集中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集中管理需求。除规划建设领域赋权外,此次赋权涉及更多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投资办理等与营商环境改善直接相关的市级权力,城市副中心将充分发挥“两区”建设新优势,将市政府赋予的权限依法依规用足用好,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对自由贸易试验区赋权则是继把城市副中心纳入“两区”组团后的又一次重大促进和推动,对城市副中心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贸区高质量发展、保持副中心生机勃发的良好态势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胡九龙表示,承接市级赋权,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将随着城市副中心工作内容的丰富、工作重点的演进而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根本目的就是要结合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大程度增强副中心的自主性和更高质量完成党中央和市委赋予的使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增强统筹各方面力量资源的能力,在全市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记者了解到,2020年3月16日,北京市政府首次赋予副中心管委会30项市级行政权力。赋权事项运行以来,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周密研究部署,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强化市区融合联动,首批市级赋权事项运行平稳、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