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红心映朝阳.....”40多年前,由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老一辈艺术家编创的芭蕾舞剧《沂蒙颂》家喻户晓,沂蒙红嫂的故事更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如今,中央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沂蒙》以《沂蒙颂》的舞剧基础为蓝本,重置全新而宏大的故事架构,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艺术形式,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新时代重焕光彩。
11月5日晚,该剧将在武汉剧院上演。
01
芭蕾舞剧《沂蒙》用两幕的结构,讲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沂蒙地区的革命事迹。
深明大义的英嫂,为救奄奄一息的八路军排长,毅然解开衣襟用乳汁挽救他的生命;
在国家危亡之时,小唢呐舍下未婚妻二妮毅然参军,他代表着万千沂蒙男儿,不计个人得失,刻苦训练,参军上战场保家卫国;
孟良崮战役中,当敌人炸断桥梁后,在英嫂的带领下,众姐妹用肩膀扛起门板架设浮桥让解放军通过,也就是在这时,二妮亲眼目睹了小唢呐牺牲在敌人的炮火里。
当永远的新娘变成永远的诀别之时,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02
从《沂蒙颂》到《沂蒙三章》,再到《沂蒙》,一以贯之的是中芭人不断的传承。
为进一步提升该舞剧的艺术价值,中芭自2017年多次组织创作团队分批前往沂蒙山区,深入挖掘沂蒙人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感悟他们在战争年代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体会“家家有红嫂、户户有模范”的无私奉献精神。
自巡演以来,艺术家们常常在转场途中、装台间隙争分夺秒地进行排练,在剧场的练功房、在剧场外的培训教室、在条件简陋的后舞台,甚至在旅途中的酒店会议室都曾留下他们专注忘我、挥汗如雨的动人场景。 中央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沂蒙》汇集着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心血的传承,将沂蒙红嫂群像,以全新的演绎呈现于舞台之上。
03
演员们投入的演出,加上逼真的舞台背景和颇具年代感的服装道具,将观众迅速带到沂蒙山区。
同时,在声光科技的衬托下,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的浴血奋战,红嫂乳汁救伤员的善良大爱,以及冰河架桥生死一线的勇敢与牺牲都将“再现”。当亲切动情的《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的主题旋律响起,那份沂蒙的情怀、军民的情谊将得到进一步升华。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说,“用新时代的作品来赞颂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我们更希望通过舞剧《沂蒙》,把沂蒙精神在新的时代再次传扬、升华,让当下的年轻人能够通过芭蕾的演绎,了解历史、了解这群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的红嫂们和‘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长江日报城市运营研究院 出品 策划|王娟 文案|范雅琴 图片|武汉剧院提供 制作|程佳怡 实习生卞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