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院长、泌尿外科教授刘继红(左二)、王少刚(前排右二)等教授在查房。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日讯(通讯员童萱)10月24日结束的第二十八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王少刚教授荣获2021年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这是同济医院泌尿外科第二次获此殊荣。2006年,同济医院学科带头人叶章群教授也曾获得过该奖项。
近十年来,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引领中国泌尿系肿瘤、结石及男科发展方向,多项研究与国际先进接轨,成为全面发展的国内泌尿外科领域主要领军单位之一。在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专科排名中,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位居全国第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项,省部委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
章咏裳(左一)、谢复东、吴阶平(右二)、夏穗生等教授会诊。(资料照片)
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泌尿外科专科之一,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在那个物质匮乏、经费不足、医疗技术落后的年代,同济泌外学科创始人之一,我的恩师章咏裳教授带领大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很多当时的新技术研究,较早开展了肾移植、血液透析、腔内泌尿外科和男科学临床工作。”叶章群教授回忆道。
据了解,同济医院研发和推广的泌尿系肿瘤后腹腔镜技术体系,被众多国际权威教材和指南引用;完成国家重大专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国际化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建设”;泌尿系结石的药物排石研究改写国际权威指南;建成华中地区最大最早的泌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心,手术例数位居全国前列、中南地区首位。
叶章群教授(前排左一)、章咏裳教授(前排右三)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会。(资料照片)
“吴阶平医学奖”是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获科技部批准的中国医药卫生领域高级别奖项,“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属于“吴阶平医学奖”序列,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2人。王少刚教授主要从事泌尿系结石及肿瘤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发明了世界首款高清一次性双通道输尿管软镜“少刚镜”,总结出治疗复杂肾结石的高效安全的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创新开展基于解剖层面的机器人辅助最大程度保留尿道周围结构的前列腺癌根治术,较早借助人工智能开展复杂肾肿瘤保肾手术。
“一份初心,几代人传承,同济‘格物穷理,严谨求实’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同济医院院长、泌尿外科教授刘继红,“老一辈同济人对泌尿外科事业的忘我追求,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影响了我们几代泌尿外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