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回访“六项治理”系列访谈中各部门承诺整改情况 破损绿道平整了 积水涵洞干爽了 预约平台启用了

长江日报 2021-10-28 09:02

三环线北段小河桥涵洞积水不见了。

青山江滩堤顶步道平坦干净。

和平大道建设三路路口秩序变好了。

航空路转盘西侧护栏拆除后交通顺畅了。

□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汪洋 孙笑天 尹勤兵

如今,在青山区建设二路至建设五路的青山江滩上,市民们沿着步道散步,平坦舒适。几个月前,这里的绿道路面还因为破损严重,受到不少市民诟病。

作风建设在行动——大力开展“六项治理”,加快打造“五个中心”。今年6月8日,在武汉市纪委监委主办、武汉城市留言板承办的“六项治理”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中,市城建局相关负责人对于上述点位的积水问题承诺:一定根治。

6月8日至7月13日,市城建局、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管局等部门先后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回应群众的急难事,剖析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对一系列问题承诺整改。

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分赴江岸区、江汉区、东西湖区、黄陂区等地,回访相关问题的整改情况。

■ 三环线北段一处涵洞易积水

记者回访:城管半年疏捞一次地面干爽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在三环线北段小河桥涵洞路段看到,过往车辆通行畅通,涵洞地面干爽。

就在不久前,这里大雨大淹、小雨小淹的状况曾是过往司机们的心头痛。针对这一问题,6月8日,“六项治理”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结束后,市城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晖在现场调研时表示,会协调相关部门配合黄陂区根治这一问题。时隔3个多月,现场治理的情况如何呢?

记者来到该处看到,地面干爽整洁,全然不见昔日的渍水现象。从道路两侧局部高坡渗出的清水,流入路边的排水沟。原来引起滞水的沟中淤泥,也被清理了。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已经很久没堵车了。”居住在附近的双桥村村民李先生欣喜地告诉记者,滞水现象消失后,村民们出行畅通多了。

武汉市城建局道路维修管理站李站长透露,6月初以来,黄陂区城管局组织力量,现场应急疏捞清淤。黄陂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三环线北段小河桥涵洞路段地势低洼,形同“锅底”,目前,已责成区属城管市政疏捞队,每隔半年,在征得三环交管部门同意且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定期疏浚。

■ 青山江滩道路破损通行不便

记者回访:3.9公里绿道焕然一新

破损的青山江滩绿道维修得怎么样?6月10日,“六项治理”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举办第二场,针对网友反映青山江滩绿道破损问题,青山区水务局局长邓学军表示将尽快修复。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回访。

据网友反映,去年汛期过后,青山江滩大堤上的绿道路面陆续出现破损,尤其是建设二路至建设五路之间的路段,破损严重。

针对此问题,邓学军表示,青山江滩中的旅游项目,目前是由碧水集团实施的,青山区水务局平时对其进行行业管理监督。去年汛期,青山江滩的三级平台全部淹没,确实出现道路损坏等基础设施问题,正进行修复,将尽快完成。

近日,记者来到青山江滩,沿建设二路至建设五路的江滩步道来回走一趟,未发现任何破损,行走平坦舒适,不少市民在步道上游玩锻炼。

青山区水务局堤防科负责人表示,受去年汛情影响,江滩绿道出现路面等基础设施破损情况,青山区及时将其列入区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对青山江滩景观整体进行升级。8月份,已完成了整个江滩3.9公里的景观维护提升工作。

■ 系统问题致市民白跑一趟

记者回访:统一预约平台已启动

“留言反映问题后,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很快就联系了我,顺利为我办好了不动产登记。”近日,市民朱先生告诉记者。

今年6月,朱先生通过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办理不动产证,预约了6月14日下午3时至3时30分的时间段办理。6月14日当天下午,他来到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时,却发现大门紧闭。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解释称,系统设置出现了问题。

6月22日,在“六项治理”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举办的第四场中,针对这一问题,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能找客观原因,要从主观上想办法,要立行整改,杜绝类似的问题。直播结束后,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赴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调研督办。

东西湖区相关负责人解释,预约系统由第三方运行公司开发维护。系统启用时,尚未执行周末延时服务,启用延时服务后,系统在一些细节上没有考虑到节假日等特殊情况,前期的管理中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现在,市民办理不动产登记统一通过‘武汉不动产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预约办理,不会再遇到这种情况了。”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已搬迁至新办公楼,按照“一门一网一窗”的要求,统一通过武汉市不动产服务平台预约,有效避免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 “精致路口”行人机动车频抢行

记者回访: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十字路口人流量大,行人与左转车辆抢行,致使道路通行不畅。7月13日,在“六项治理”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中,针对这一问题,市公安局青山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交通大队大队长杜春生表示,已采取三个举措整改。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回访。

直播活动中,杜春生表示,该路口周边医院、学校、大型商场扎堆,进出路口的人流、车流密集,有因道路维修等原因,造成路口交通滞留和拥堵。交管部门采取强化路口警力值守、优化信号灯配时、优化交通标线等措施整改。

近日,记者在该路口看到,虽然时值正午,该路口仍人多车多,交通繁忙。在路口一侧,有一个简易岗亭,两名交警正在执勤。路口各方都施划了专门的非机动车道标线,和平大道双向红绿灯对直行和左转车辆施行分时放行。

记者在该路口蹲守20分钟,发现整体交通秩序有序,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按规定通行。但有2台电动车走机动车道,6台电动车有闯红灯行为。一名男子在机动车道骑行电动车,被执勤交警劝阻。

市民陈先生住在该路口附近。他说,因建设二路施工,建设三路车辆增多,导致该路口交通压力过大。比如,高峰时,还是有从和平大道转入建设三路的车辆会跟行人抢行。“整体来说,近两个月秩序好了很多。”

■ 小区还建房迟迟难办证

记者回访:创新方法已为189户办证

汉阳区江欣苑一期有41栋住宅楼,房屋1458套,用于安置四新片区市政工程建设及土地储备中的拆迁户。2007至2008年期间工程陆续竣工,但由于建筑压占绿化、高压走廊下违建等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完成项目规划竣工验收和建筑竣工备案手续,因此也无法办理后续的不动产登记。

今年7月8日,“六项治理”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第五场,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级调研员、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处黄宇针对这一案例进行了剖析。

黄宇说,还建房成了“问题房”,有开发建设单位未依法依规建设的原因,但主要是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管缺位等“懒”的问题;在面对疑难问题时创新意识不足、协调力度不够、没有将政策用足用满等“庸”的问题。

针对此项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整工作思路,认真研究政策,大胆创新,通过市区联动、多方发力,最终确定“先行办理住宅部分不动产首次登记”,将压占绿化、违建等违规的区域另行处理,先行验收业主居住区域部分,在项目完成房屋安全鉴定和消防安全认定后,为住宅部分办理了不动产首次登记,解决了老百姓的办证难题。

10月27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截至2021年10月27日,江欣苑小区已完成修订还建对象清册450户,已办理个人不动产权证189本,占已出清册房屋套数的42%,占全部房屋套数的13%。

■ 断断续续修了8年的房屋仍漏水

记者回访:维修进展仍然缓慢

修了8年仍漏水的小区,如今维修进展如何?6月8日,“六项治理”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中,针对网民反映菁华园小区漏水问题,武汉市城建局曾进行督办。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回访发现,该小区漏水问题的维修进展仍缓慢。

根据网友反映,洪山区菁华园小区2013年交付,不少业主入住不久就发现楼栋屋面、外墙等地方开裂,导致家里的客厅、卧室等天花板漏水。8年来,业委会一直在联系洪山区建管站协调此事。但维修工作断断续续,问题久拖不决。访谈活动后,针对网友反映问题,武汉市城建局曾前往现场调研,督促洪山区建设局推动问题解决。

记者在菁华园小区看到,小区门口处搭着脚手架,正在进行外墙维修施工。但该小区业委会前主任杜女士表示,目前整体维修仍面临重重困难,进展缓慢。

杜女士介绍,小区共9栋居民楼,全部存在楼顶漏水、外墙瓷砖脱落问题,全部维修需花费1000多万元。目前,小区400万公共收益全部投入维修,但仅完成了5、6、8三栋的维修工作,维修资金仍有巨大缺口。“施工单位垫资进行了部分外墙维修,但目前他们也难以为继了。”“房屋交付后,我入住才3天就漏水了。”杜女士表示,居民普遍认为,房屋漏水等问题是因为房屋质量问题,不该由居民承担维修费用。

洪山区建管站负责人表示,区建设局一直在协调处理此事。目前,该小区开发商已停止经营,但仍有部分固定资产,正协助小区起诉开发商,想通过法律途径,动用开发商剩余资产支付维修费用。

该负责人说,由于小区缺乏相关费用,近日,区建设局协调5万元资金,用于垫付小区起诉开发商的相关费用。目前,这笔费用已经划拨到街道办。

■ 封闭多年的航空路转盘打开了

记者回访:车辆通行效率提高

今年2月初,市交管部门将封闭了多年的黄浦路转盘护栏拆除,从黄浦大街上长江二桥再也不用在解放大道上打转了。看到这种打通后的效果,有些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询问:“航空路转盘什么时候也拆除?”

7月13日,武汉市交管局在“六项治理”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上正式答复:航空路转盘拆护栏在即。

近日,记者驱车从汉口武广前往武胜路,发现以往需要在航空路西侧长江大酒店门前桥下“钩”一下的通行方式,变成了可直接从转盘看环岛信号灯通行。以往常见“你争我抢”的车流场面,再也不见了。

据附近执勤交警告诉记者,早在8月20日晚10时,该转盘就被打开了。

据了解,航空路立交相当于汉口交通的“心脏”枢纽,是交通流在解放大道、青年路、武胜路的转换点,是内环线江汉桥过江通道北端的关键节点,周边分布有我市重要商圈、医圈,有大量车流,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由于一层转盘半径较短,公交车线路密集,该转盘长期处于拥堵状态,2007年前后,西半转盘被水马封闭,立交桥下由东、北方向前往江汉桥方向车辆,需绕行至长江大酒店处桥下掉头,直至本次打开。

这次为配合恢复转盘,交管部门通过智慧交通大数据,根据路面情况,不断实时调整信号灯配时和优化通行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磨合,一些车主已熟悉了新的通行规则,通行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