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盛铮)10月27日,笔者从襄阳市谷城县城管执法局获悉,连日来,该局坚持法治引领统筹多项城市管理工作,狠抓“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为市场主体和市民群众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公平公正的法治氛围,提升了城管执法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多种形式普法,增强守法意识
结合城市管理行业特点,城管执法人员采取上门普法、群内推法、集中学法的方式,在县城区全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进商户、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进小区”共派发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5万余份;运用“城管+商户”企业微信群积极回应群众期盼,推介城市管理行业法律法规、容貌标准、技术规范等560余条。
同时,141名党员干部运用湖北省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网上学法,达到参学率、参考率、合格率三个100%,邀请服务对象和服务企业100余人,开展法律知识测试4次,开展以案释法执法培训12次。
通过常态化、全方位、高频率的普法宣传,积极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提升市民法治素养,增强了全民守法意识,提振了社会文明风气。
坚持法治护航,保障群众权益
谷城县城管执法局始终把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贯穿于城市管理之中,大力推进“三项制度”规范化、营商环境法治化、教罚并重理性化的工作制度,极力缔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宜居宜业宜商环境。
全面落实执法公示制度,将122名执法人员信息、204项行政权力、“三定方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信息在政府网站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全面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对现场检查、随机抽查、调查取证、听证、送达文书、行政强制等容易引发争议的行政执法过程,全程进行音像记录;全面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强制拆除违法建设、重大行政处罚等,凡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或可能引发社会影响的11起案件,均召集法制审核人员和法律顾问进行法制审核,并报县司法部门进行备案审查,助力加速法治政府建设,全力擦亮“谷城名片”。
牢固树立“法治就是最好营商环境”的理念,坚决落实“无事不扰、有呼必应”要求,定期入企走访,做好联系企业能效对接服务工作。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大力践行“721”工作法,2021年全年教育引导460余起,简易程序处罚232起,一般程序处罚18起,做到了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恪守文明执法,工作提质惠民
结合谷城县评单位履职、评服务效能、评干部作风的“三评议”工作,按照“破难题、补短板、提品质”要求,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新增停车泊位568个,取缔出店占道经营200余起,取缔以路为市顽疾2起;开展广告招牌专项整治,强制拆除楼顶广告12块,墙体广告26块,违规设置的门店招牌700余块;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取缔露天烧烤21起,暂扣流动烧烤餐车8台,查处露天烧烤、焚烧线缆违法行为案件2起,有效解决了群众期盼和诉求。
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结合党史学习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形式,以执法培训、交叉执法、案卷评查为载体,提升执法人员办理能力和队伍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带动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树立城管部门良好形象。
结合“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与先进城市进行政务服务“减时限、减材料、减流程”比对,城镇垃圾处理费事业性收费需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减少承诺时限25个工作日,减少申请材料55份,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幸福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