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30日讯(记者刘光菊 见习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饶晶晶)电信诈骗、金融诈骗花样繁多,怎样戳穿骗子“画皮”,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9月30日上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人口大队的副队长余墨,应防非轻骑兵之邀,来到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直播室,以直播的方式分享实用防骗技巧。吸引了十余万网友上线观看。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人口大队的副队长余墨来到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直播室,以直播的方式分享实用防骗技巧。吸引了十余万网友上线。记者杨涛 摄
据介绍,2020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涉案总金额高达353.7亿元。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有哪些呢?余墨向观众们介绍了五大电信诈骗类型:虚假投资理财、刷单返利、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贷款和提额,以及虚假博彩。直播中,余墨解释了普通诈骗与电信诈骗的区别。并分享了一些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和防范技巧。
案例:别盲目自信,反诈宣传员被骗18万元
余墨说,很多人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平时听了看了太多骗局宣传,百毒不侵,绝不会被骗,但骗子比你想象的更努力,集团化分工合作,剧本、话术反复打磨,令人防不胜防。今年5月,就有一名反诈宣传员被骗18万元。
余墨介绍,一企业反诈宣传员多次接受过民警反诈宣传,自己也策划和参演过反诈宣传活动。今年5月,她接到自称是某金融平台客服电话,告诉她大学时使用过该平台校园贷,不注销会影响以后的征信。该反诈宣传员想起大学时的确把身份证借给同学刷过单,于是信以为真,按要求下载一款APP,在两个小时里,她就像被人操控的提线木偶,分多次将18万元打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
现象:网上兼职、购物刷单诈骗最常见
余墨介绍,根据目前已经接触到的一些电信诈骗案例中,大学生和老年群体是诈骗分子的重要目标。最常见的诈骗方式为购物诈骗、刷单诈骗等。
具体步骤包括哪些呢?余墨说:诈骗分子通过在微信、QQ群以网上兼职赚钱为由,将受害人拉进刷单群,群里面除受害者外全是诈骗分子的“托儿”,“托儿”自称刷单挣了大钱,引诱受害人参与刷单。
引诱成功后,刷单客服会要求受害人下载他们的APP或者链接,让受害人小额充值后再进行购物(美其名曰,为商家刷业绩),承诺购物后对方就把钱退还,再给相应的刷单佣金,以获取信任。”当受害者做完几个任务后,刷单金额和充值金额就越来越大。当受害者充值较多资金后,客服就不再返利,并以刷单的数量不够、任务未完成、提现方式错误等理由让受害者继续充钱才能提现。最后,当受害者发现被骗后,诈骗分子会关闭APP彻底消失。
防骗招术一: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在平时生活当中,市民们该如何来识别电信网络诈骗?余墨在现场分享了几个预防被骗的小技巧。一是不要点击陌生人发生的链接,不要下载陌生人发送的APP,二是不论是领导、客户、朋友要求你转账,都要打一个电话确认。三是转账前问一问自己,如果对方是诈骗分子这个钱转出去就被骗了怎么办?余墨笑着说:“只要做好这三点,被骗的几率就很小了。”
同时,余墨对如何辨别APP是否为诈骗软件给出了答案。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检测,也欢迎广大群众拨打市反诈骗中心电话96110进行咨询。
防骗招术二:网上尽量不填写精准的个人信息
发生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信息泄露,如网上投递简历、网上征婚交友和填写快递单等,被犯罪分子获悉。所以网友在网上填信息首先要保证是正规网站,填写快递单时,家庭地址信息不要过于精准,具体楼栋和房间信息可以隐去不写。
小微企业主也要注意保护客户信息,防止自己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
直播现场,余墨正在介绍防诈骗小技巧。记者杨涛 摄
据悉,目前平安普惠在全国已开展关于“消费者金融安全保护”公益宣传活动超百场,旨在共同提升消费者防范反诈意识,为人民办实事。借助平台优势,携手地区公安机关合力打通金融知识普及“最后一公里”,希望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市网络环境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