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为何败走阿富汗?五角大楼高官披露内幕

荆楚网综合 2021-09-30 14:57

当地时间9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中央司令部司令麦肯齐,出席了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就从阿富汗撤军、阿未来局势等问题回答议员提问。美军将领承认,美军对阿富汗发起长达20年的战争,是一场“战略性失败”。

军方建议保留2500人部队,拜登没听

据美媒披露,今年春天拜登在考虑是否遵守特朗普政府与塔利班达成的撤军协议时,军方曾给过建议。根据该协议,到2021年5月,美国驻军人数将减少到零,以结束这场始于2001年10月的战争。

出席听证会的三名美军将领均拒绝透露当时给过拜登具体何种建议。不过,米利在被追问时称,他的个人意见是,至少需要保留2500名美军,以防止阿富汗政府垮台。

身为中央司令部司令的麦肯齐负责监督驻阿富汗美军。他在听证会上说,他同意米利的观点,即在那里保留一支部队,以保持阿富汗政府的完整。麦肯齐说:“我建议我们在阿富汗维持2500人的驻军,在2020年秋季初,我还建议当时我们维持4500人。”他同时强调,这是他“个人的观点”,他曾当面向拜登提出相关建议,并确定拜登“非常认真地听取了建议”。

上述这些说法,显然与拜登的表述不符。拜登8月18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有记者问他:是否有军事顾问建议在阿富汗保留2500名美军。当时拜登说:“据我所知,没有人告诉我这些。”这被美媒解读为五角大楼与白宫在阿富汗撤军问题上有分歧。

米利

向塔利班划“禁入区”,直接被无视

美军将领还在听证会上透露,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最后几天,美方曾警告塔利班必须远离喀布尔,否则就会遭到空袭,但这一要求直接遭到无视,而美军也并没有发起任何报复行动。

麦肯齐称,此前在卡塔尔的会议上,他向代表塔利班谈判的巴拉达尔展示了一张喀布尔地图,在喀布尔周围20至30公里处画了一个圆圈,并称圈子里是禁区。麦肯齐当时告诉巴拉达尔,塔利班人员必须呆在这个圈子之外,否则美国将对他们发动袭击。

麦肯齐说,谈判中,美方承诺尽快完成撤军,要求塔利班不要干涉或阻碍这一行动。塔利班同意不进行干预,但声称已经在一些地区部署了武装人员,而这些人不会离开。巴拉达尔还说,塔利班同意让美国人离开,还可以为机场周围的安全提供协助。

然而,在美方启动撤员后,塔利班第二天就进入了喀布尔,而美国战机并没有发动空袭。

一系列误判导致“战略失败”

今年8月,当阿富汗军方在塔利班攻势面前节节败退时,米利曾命令麦肯齐对阿富汗局势进行评估。麦肯齐在8月8日提交的调查报告中称,塔利班预计会在一到两个月内包围喀布尔,接下来几周或数月内阿富汗政府垮台。当时的这一评估是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国防情报局(DIA)的信息得出的,并报告给了奥斯汀。但仅仅一周之后的8月15日,塔利班就进入了喀布尔。

麦肯齐

对此,三人均承认对阿富汗局势存在一系列误判。奥斯汀在听证中说:“我们训练的阿富汗军队就这么消失了。在许多情况下一枪未发,这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他由此质疑美军驻阿20年中所做的决定,认为“美国政府可能过于相信自己有能力建立一个可行的阿富汗政府”。

米利则表示,根据他的判断,几年前美军不再在阿富汗战场上部署顾问,此后对阿富汗军队的真实情况就缺乏了解。米利说:“这场战争,只能用战略失败来形容。”

俄罗斯主动提出借中亚基地?

奥斯汀在听证会上的一项证词,受到多家俄媒关注。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奥斯汀声称,今年6月16日俄总统普京在会见拜登时,曾提出通过允许美方使用俄驻中亚军事基地,来协助美国应对来自阿富汗的恐怖威胁,但美方目前并未寻求俄方协助。

《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说,米利日前与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在芬兰赫尔辛基会面时,讨论了俄方提出的共用中亚军事基地的提议。奥斯汀在听证会上证实了这一消息,但拒绝透露细节。

据俄《观点报》9月29日报道,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对于有关美媒报道“不予置评”。报道称,目前俄罗斯在中亚有两个大型基地:在塔吉克斯坦的第201军事基地,以及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坎特空军基地。

俄新社29日援引俄科学院美国与加拿大研究所专家巴久克的话称,鉴于目前俄美之间的紧张关系,美军得到允许在中亚使用俄军事基地的可能性极小。俄科学院安全研究中心专家布洛欣则称,美国不过是打着反恐的幌子,试图保有在中亚的影响力。(综合环球网、海外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