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英雄马晓君。记者郭良朔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黄师师 王怡人 通讯员廖宇智 向丽华)67年前的9月2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下贺词:“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67年后的这一天,数位亲身经历过1998年抗洪的防汛老专家、民警和新闻人深情回顾曾经的抗洪往事。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的全流域大洪水,从6月30日龙王庙险段堤内相继出现裂缝、散浸、管涌各类险情。回忆往事,原市水务局调研员吴世纬感叹,当初是38万防汛大军用血肉之躯保住了大武汉。
这段历史唤起了抗洪英雄马晓君的记忆。“23年前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我们所有人都毫不犹疑,争先恐后在‘生死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作为在1998年签下“生死牌”“誓与大堤共存亡”的一名共产党员,马晓君说,当年防汛形势严峻,走上大堤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998年7月30日,长江丹水池段发生溃堤性险情,68岁老党员、中石化离休干部王占成毫不犹豫跳进滚滚洪流勇堵管涌。作为最早一批现场采访报道王占成英雄事迹的记者之一,王南方至今仍记得当年惊心动魄的一幕。
那天中午,听到“大堤冒水了”的报警,没有任务的王占成赶紧出家门查看,只见离防水墙脚几米远的地方,脸盆粗的水柱喷出五六尺,沙袋根本压不住。堤内有涌水,堤外必有漏洞。王占成翻过防水墙,扑进了滚滚江流。
要找江底洞口,先得找到江面漩涡,可水上铺满树枝烂木,漩涡根本看不见。王占成从水里捞起一根棍子,横握在身前。棍子足有两米多长,一来能推开水面杂物,二来万一漩涡“抓”人,先用棍子卡住洞口保命。
终于,漩涡现形,他慢慢靠近,根据脚上承受吸力的大小判断着洞口的方位,瞅准机会,挪步上去,双脚卡在洞口,“有这么大!”他双手举过头,用虎口比画着,告诉大家洞口直径约有1米。
扑通扑通,十多个年轻人应声跳下水,围住王占成用脚卡住的洞口,准备发力“围剿”。顿时,江中牵起一个以老英雄为圆心的圆圈。“我赶到时,刚好看到了这个圆。如今23年过去,江水中那个同心圆,依然历历在目”,王南方回忆,众人合力用被子包着石块喂漩涡下的漏洞,险情才得以控制。
大江东去,数载春秋,伟大的抗洪精神薪火相传。一名防汛老专家将对历史的铭记、对时代的致敬浓缩于笔端:“千年风雨话沧桑,江城禹迹已渺茫。暴雨滂沱决天倾,洪水滔天漫大江。舍生忘死无所惧,水涨堤高一寸长。两江四岸拂绿意,人水和谐入画廊。”他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抗洪精神历久弥新,已经成为武汉永不言弃、开拓进取、永不服输、大步向前的动力源泉。防汛是武汉天大的事,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