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通讯员 刘玲 黄晗
9月17日,武昌区黄鹤楼街道组织开展以“探寻历史文化印记,重展千年古城魅力”为主题的代表委员联组活动,大家认为,要加快武昌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提升古城品质形象。
黄鹤楼街道地处武昌古城区,作为白云黄鹤的故乡,辖区内有包括梳妆台、八卦井、胜象宝塔等在内的37处文化遗址,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5处。
为深入了解辖区内文化遗址的现状,在西厂口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代表委员们来到梳妆台、双眼井等遗址所在地进行实地查看,针对如何保护与发展武昌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武汉音乐学院楚俊代表指出,城市是文化的积淀和文化的舞台,没有文化的城市如同没有灵魂,也没有美好的未来。城市要持续发展,经济要稳步提升,文化底蕴决不能丢失。因此,应该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的基础上,做好标志性打卡点的宣传推广,才能更好促进辖区旅游业发展,为片区经济发展助力。
朱刚艳代表也表示十分赞同,保护好历史文物,打造出一张亮眼的居民区历史遗产名片,对延伸黄鹤楼下的旅游景观,带动整个辖区文旅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长久意义。
那么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保护与发展呢?代表委员们结合自己的阅历和实际经验提出了想法和建议。
来自辛亥革命博物馆的曹波代表列举出了江西乐安红军村联合多方力量谋求发展的案例,提出了两步走战略:一方面是及时申报、做好保护,另一方面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利用历史资源,打造好特色旅游片区,形成一批打卡点。
来自武汉音乐学院的刘莎委员则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建议召集一些有热心有情怀的社会力量,现场讲授历史故事,激起群众好奇心。或者引入AR(VR)技术,实现云上博物馆,扫码即可观赏历史遗迹,同时积极创新,大力发展符合大众审美的文创产品,来提升文化遗址的关注度。
来自第七营养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的刘安文委员则认为,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来保护和发展是不行的,社会各界都要主动作为,积极发动民众的力量来保护和管理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