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难求,剧本杀行业竞争激烈

大武汉客户端 2021-09-18 21:19

长江日报9月18日大武汉客户端讯 一张桌子一副牌,就能让当代年轻人放下手机,乐于与陌生人沟通社交,这就是当下热门休闲方式——剧本杀。然而,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有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剧本杀店主:资深玩家“用爱发电”

剧本杀起初是一种在欧美十分流行的派对游戏,一位宾客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秘密扮演“杀人凶手”,而其他宾客作为玩家通过找“证据”和聊天推理进而调查并且推出凶手。这种紧张刺激又互动感极强的游戏模式传到中国后,大量剧本杀门店拔地而起。

有数据显示,仅2019年,全国的剧本杀店数量从2400家飙升至12000家,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生态也在逐步完善,剧本的创作、发行、分发再到线下门店或线上app,一条完成的产业链基本形成。

走进这些剧本杀店铺,忙碌的身影大多数都是年轻的面孔。在武汉市光谷意大利风情街拥有一家门面的剧本杀店老板小美就是一位年轻女性,同时她也是一位资深玩家。另一位剧本杀店长东东也是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店:“我们平时也会转换身份,一起去别家玩玩他们的剧本。”

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剧本杀店员们大多数都是下午2点左右上班,晚上10点下班,如果遇到想要玩夜场的顾客,有时候也会有人自愿带薪加班,即便是闲下来也会反复阅读需要熟悉的剧本。接受我们采访的剧本杀店老板小美笑着说:“平时我话很少的,但是聊到了我的行业,我可以一个下午都滔滔不绝。”

独特解压方式:在剧本中体验百味人生

“咳咳咳,各位小先生,老朽这厢有礼了。”在和东东的聊天中,他的合伙人汤圆向我们展现了他作为剧本杀主持人(简称DM)的表演力。“我们店主打情感类,所以对我们的演绎能力要求很高。”在他刚入行时负责的剧本《清平调》中,他需要以老者的形象来主持游戏,“慢慢地,我便学会了把声音扮成老人的技能。”

剧本杀玩家在游戏开始前会换上角色对应的服装。 见习记者雷心蕊 摄

对于剧本杀的从业者来说,演技也是他们的自我修养。据消费者意见调查显示,除了剧本外,DM的主持能力也是影响顾客体验的重要因素。“之前疫情期间闭店的时候,我们每天都会在家里培训,还会组织线上围读剧本。”每位从业者都身怀演员技能。

线下剧本杀主打的沉浸式体验,让玩家体验不同的人生。“有些男生会特意选择古风剧本中青楼女性的角色,也有些女生会扮演男性侠客。”小美介绍道,“甚至有些体验很好的剧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从角色中走出。”这种体验交互感十足的娱乐方式让上班族可以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完完全全地沉浸在角色之中。

“开始前我们会引导顾客忘记自己,结束前我们会提醒顾客不要把感情代入现实。”每一场游戏都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让玩家荡气回肠。

为提升沉浸式体验,剧本杀店铺设置了不同推理场景,如英伦风推理区域。见习记者郝天娇 摄

中国风推理区域。见习记者雷心蕊 摄

剧本杀行业逐渐饱和:“一本难求”成店铺最大难题

早在2019年,剧本杀就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规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68%;到了2020年,虽一定程度上受疫情影响,但市场规模仍有近120亿元;美团休闲娱乐业务根据2020-2021年平台数据及市场调研推算,预估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达到154.2亿元,消费者规模有望达941万。虽然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行业矛盾也逐渐明显——好的剧本很难买到。

“有很多朋友咨询过我,他们现在加入这个行业合不合适,我都建议他们继续观望。”店长东东认为,剧本杀行业正处于一个饱和状态,主要原因就是新开的店面很难抢购到可以吸引顾客的好剧本,而好剧本是每家店铺的核心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