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4日讯(记者尹勤兵)9月23日清晨5时35分,中国空间站将过境武汉上空,届时肉眼可见,时间长达5分多钟。武汉的天文爱好者们可做好观测准备。
“武汉什么时候可以肉眼观看到中国空间站,用什么星空小程序可以查到?能科普一个过境信息表吗?”9月13日,家住汉阳的天文爱好者陈先生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询问细节。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回复称,建议当事人通过“天文通”微信小程序,输入本人所在地址后查询中国空间站的过境信息。
8月2日,长江日报记者任勇在江夏区梁子湖大道拍到中国空间站“穿”月瞬间。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长江日报记者登录“天文通”后,发现打开手机定位后,可查询未来10日中国空间站的过境信息。但受限于方位和亮度等因素,最近一次推荐可见过境在9月23日发生。时间从清晨5时35分45秒开始,至5时41分11秒结束,整个过程为5分多钟。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湖北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吴庆文表示:从中国空间站的过境运行轨迹来看,以武汉市民之家为地面观察点,其开始出现至消失的方位依次为天空的西南、东南、东北方向。要选择观“星”,应优选没有光污染的郊区。
8月2日,长江日报记者任勇在江夏区梁子湖大道拍到中国空间站“穿”月瞬间。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参与天文观测的人群越来越多了!”前几天,“全国科普日”省科技馆一场以《黑洞——神奇的时空漩涡》为题的科普讲座座无虚席,这说明追“星”的武汉人越来越多了。
主讲人吴教授表示,这些年,他曾多次去咸宁通山九宫山(能看到银河)和黄陂木兰山观星,发现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小学生,天文爱好者越来越多,其中从武汉来的人很多。观星现场,气氛热烈。
他说,市民只需要花费几百元,就可买一个望远镜,仰望天空,感受星空的魅力。加之私家车的普及,使得观测星空这项活动的门槛大大降低,参与便捷性大大提高,人们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
过境时,亮度与天狼星差不多
9月23日,中国空间站武汉过境轨迹。
据了解,4月29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射,6月17日,载有3名中国宇航员的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并和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这一次,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等3名航天员成为了中国天宫空间站首批“住户”。
吴教授表示:中国空间站以距离地面300多千米的近圆轨道绕地球飞行,飞行一圈大约需要1.5小时,因此,空间站经常从人们头顶经过(这就叫“过境”),因其体积相对较大,过境时犹如一面镜子,如被太阳照亮,会十分明亮。因为角度原因,能被肉眼观测到通常在清晨和傍晚。
因为自转和武汉地理位置原因,决定了武汉观察空间站的最佳时间为7至8月份。近期观测表明,当空间站以较高高度过境时,其与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天狼星亮度差不多。8月,吴教授的团队曾在武汉九峰山观测到空间站过境时就是这个亮度。
如何使用微信小程序“天文通”?
肉眼可见的时间如图所示。
市民搜索关注“天文通”后,打开手机定位,输入观测者所在方位,通过“中国空间站过境预报”快捷入口,可查询未来10天的过境详细信息,也可以使用很多其他功能。
这些观测数据包括亮度、可见开始的方位和高度及可见结束的方位和高度等等。其中,高度较高、亮度较亮、观测条件较好的过境日期,前方会有“荐”字图标。在过境详情的页面中,上方是过境时的经天图(星图和过境时的轨迹),观测者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空间站是如何从星空中划过,以及到达某个位置的具体时间。
这样定位可找到中国空间站
“天文通”小程序的“中国空间站过境预报”快捷入口。
吴教授表示,看上去,中国空间站就是一颗很亮的星,慢悠悠划过天空。远远望去,速度和一架飞机飞过差不多。不同的是,没有飞机左右翼一闪一闪的红蓝灯。
9月23日清晨5时35分45秒,天宫这次武汉过境,市民可以先寻找到“天炉座”和“天兔座”,随后可以目睹这颗“星”向“巨蟹座”方向运动,直到消失至“狮子座”方向。
对于市民而言,可以事先下载一些星图作为参考。
拍摄中国空间站有这些诀窍
当空间站达到合适角度时,亮度会很亮。有条件市民可使用望远镜和相机来观察,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如有超级夜景模式加持,就能录制到空间站过境的画面。不过,对普通人来说能看到就是一个亮点,想拍摄空间站细节,就要依靠高倍望远镜。由于空间站飞越速度较快,非专业人士很难捕捉到。
据介绍,入门级的单反、微单相机,卡片机,手机都是可以。使用广角镜头,提前按照预报的位置构好图,调好曝光参数——稍高的感光度(如ISO3200)、较大的光圈(如f/2.8)、较短的曝光时间(如4秒),提前几分钟开始连拍即可。拍完后,用叠加星轨的方法将素材叠加在一起,就能得到一张完整的中国空间站过境照片。
如果专业模式设置不来,也可使用一些APP的拍星轨模式来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