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小学有博士教师73人,其中华师一附中有23人

极目新闻 2021-09-13 22:26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国倩

通讯员 孙梦嘉 王倩

日前,华中师大一附中举行2021年新入职教师培训,极目新闻记者发现,该校新入职教师含6位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名校博士。记者从武汉市教育局获悉,目前,全市中小学(不含高校)博士教师已有73人。而2015年,这一数据还不足10人。博士教师到中小学任教,给中小学带来哪些变化?

硬核教师天团 上课引经据典

华师一附中高三年级生物老师陈倩,2013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任教8年来,她在学校除了进行常规教学,更开发了《生物实验》《PBL科学与生活》《生活可以很有趣》等校本课程。

陈倩老师感慨说,从事教学之前,她一度以为通过查阅资料、向前辈取经,就能教好书。“没想到,是学生们一直在启发我。”陈倩表示,她带的高分班学生,很善于获取知识,思路非常开阔,经常问出“自己备课时没想过的方向,会不断碰撞师生间的火花。”

陈老师说,尤其是现在新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是:题干信息量很大,喜欢通过创设一些新的情境来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自己读书时的科研经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以便他们能更严谨地去分析题干信息,解决问题。”陈倩老师还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参加湖北省重点规划课题《利用校本课程培养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此前负责的武汉市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作业改革研究》已经结题,并获得优秀。

“人类对于速度的控制,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2019年博士毕业入职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的张凡老师,把物理课上得风趣幽默。他经常结合历史、时事,引经据典,让学生大呼过瘾。

“读博时我们研究的领域是未知的,高中物理教的是早就确定了的知识。”张凡表示,尽管博士学习的知识和高中物理知识交集并不多,但在教学中,他会一步步拓展知识,让学生们对物理学科前沿发展有所了解。“下课时,学生们会问到引力波、高能粒子对撞机等学界热点话题。”对此,张凡也能深入浅出进行阐释,“物理模型在相亲及恋爱中是如何实际运用的”等脑洞大开话题,学生们听得兴致勃勃。

怀抱教育情怀 成为人民教师

记者了解到,博士毕业选择成为中小学老师,有综合因素的考量,其中更怀抱了浓厚的教育情怀。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我的家。”山西人李宗阳博士毕业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做了三年博士后工作。今年春招的时候,凭借博士学历他免笔试,进入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面试,经历了说课、综合面试、心理测试等环节,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把家安在了武汉,而华师一附中的学子起点很高,我相信在高校经过的科研训练,在教学中也能发挥所长,当务之急,我要把讲台站稳。”

而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张凡老师,父母都是教师,从小他就对教书育人充满向往,“能成为一名老师,进行价值观输出,我认为能实现自我个人价值”。华师一附中陈倩老师则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高中生充满梦想和求知欲,十分可爱!”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华中师大一附中,拥有博士学历的老师就有23位, 还有6名在读博士,校长周鹏程也是博士生导师,是武汉拥有博士老师最多的学校。

记者统计,此次华师一附中招聘的博士平均年龄不到30岁,均毕业于国内外顶尖名校,无异于“硬核教师天团”。而该校2020年第一轮教师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同样因为9人中有6名清北等顶尖名校博士引发外界关注。

对此,该校副校长宋涛介绍,华师一附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对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他们视野开阔,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对于拔尖人才培养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除此以外,引入博士,也有鲶鱼效应,能促进老师们集体深造的意愿,此外华师一附中还设有基础教育研究院,老师们可以通过专职或兼职的形式,负责相关课题,提高科研水平。该校陈倩老师就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参加湖北省重点规划课题《利用校本课程培养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此前负责的武汉市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作业改革研究》已经结题,并获得优秀。

打通成长通道 让博士留得住

记者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已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推开,明确了在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中设置正高级职称。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获得相当于大学教授的职称,这将最大限度地打通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博士生到中小学任教是好事,优秀人才当老师,带出更多优秀人才,这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在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高学历人才当老师是很普遍的现象。”华中师范大学董泽芳教授表示,越来越多的博士生走进基础教育领域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并值得鼓励。博士生在受教过程中历练时间最长,在知识结构、学科引领上都有自身优势,教师队伍中有了这一批生力军,可以给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愿意当老师?“这说明国家重视教育,同时社会的变化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很重要。”在董教授看来,国兴在教育,教兴在教师,教育是值得永远深度研究的课题。国家对教育、教师的重视;教师行业工作的稳定与薪资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等因素对这些高学历人才来说具有一定社会吸引力,“当然,个人对教育的认知,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也是一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