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纽约现场直播911纪念活动:有人自发朗诵遇难者名单,有人吹萨克斯募捐

极目新闻 2021-09-12 11:00

极目新闻记者 胡秀文 孙喆

当地时间9月11日上午8时30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举办的“9·11”事件20周年纪念仪式正式开始,极目新闻纽约特约报道员吴蕴博在现场进行直播。与此同时,在湖北武汉,极目新闻邀请到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导严双伍,参与国际连线直播,为广大网友解读“9·11”20年来对世界的影响。

纪念现场人们自发朗诵遇难者名单

美国当地时间上午8时46分,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附近的人们,很多都原地站立,驻足默哀,途经的车辆也纷纷停下,一起鸣笛……这是极目新闻纽约特约报道员吴蕴博直播画面中的一幕。

​吴蕴博介绍,纪念活动现场总共有6次公众默哀,每一次默哀的时间,都对应着20年前“9·11”事件的重大节点:8时46分是被劫的第11号航班撞向世贸中心北塔的时间,9时03分是175号航班飞机撞击世贸中心南塔的时间,9时37分是77号航班坠毁在五角大楼西侧的时间,9时59分是南塔倒塌的时间,10时03分是93号航班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的时间,10时28分则是世贸中心北塔倒塌的时间。

为了纪念911,美国在世贸中心遗址附近修建了两个水池,刻着遇难者的名字。直播画面中,不少美国民众在街头驻足朗诵遇难者名单。

严双伍说:“遇难者名单雕刻时设计很用心,不是常见的以首字母排序,而是将一架飞机里的人、世贸大厦一个公司里的员工分别刻在一起。”

一位72岁的美国老人,在现场接受了极目新闻特约报道员的采访。他特意从南卡罗来纳州首府哥伦比亚市来到纽约参加“9·11”20周年的纪念活动。提及当年的情形,老人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当时我正在家附近的一家商店买东西,正好店里也有电视,我在电视上看到了那可怕的场景,飞机撞向大楼,高耸的建筑在顷刻间倒塌。开始我以为这是场意外,后来我才发现是一场提前策划好的恐怖袭击。”老人表示,今天专门来到现场就是想和大家一起悼念遇难者。

现场还有几名20年前参与灭火的老消防员,只见他们身上别满了勋章,准备出席纪念活动。

“在911事件中,纽约消防员的救援行动是人类救援史上的壮烈之歌,共有343名消防员在救援中遇难,超过死亡人数10%。”严双伍说。

现场还有一位年轻的女性吹起了萨克斯,她告诉极目新闻,和那位72岁的老人一样,起先她也以为是一场意外,直到第二架飞机在电视画面上出现,她的妈妈才十分肯定地说“这绝不是意外”。她来到纪念活动现场是为了那些参加过战争的美国老兵募捐,希望能帮助这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人。

纪念是为了反思过去迎接未来

“美国政府花大力气纪念911不是单纯的纪念,而是深刻反思、凝聚人心,告别过去,迎接未来。”严双伍说。

恐怖主义是如何滋生,又如何集中爆发?严双伍认为,这不是偶然,而是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世界政治经济不平等息息相关,也包括美国在世界上行事高调,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自命不凡惹人恨。这需要美国等所有国家都去思考,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如何互鉴,尊重彼此。

美国需要反思反恐20年,为何却越反越恐?严双伍称,这是美国反恐指导思想出现了错误,最开始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大部分人是支持的。但小布什后来将恐怖主义的威胁扩大化,提出“先发制人”,将不少中立的人推向恐怖主义阵营。同时,美国在反恐中玩起了双重标准,对符合自己利益的恐怖分子手下留情,对他国正当的反恐行动又横加指责和干涉,最终导致恐怖主义在全球泛滥。

“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应该反思,自己在全球活动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严双伍说。

像“西城大妈”一样反恐

美国反恐战争20年,投入了巨大的财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国际恐怖主义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反恐?更科学地反恐?更经济地反恐?

严双伍称,在反恐行动中,中国是个模范生,还出现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北京的“西城大妈”“朝阳群众”,他们帮助城市维护治安,发现有可疑分子,立刻向民警举报,而且民警也对举报者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让所有民众都参与到社会安全治理上来,反恐若达到这种程度,恐怖主义分子将无处藏身。

当然由于体制差异,中国的做法,西方可能学不来。但严双伍指出,至少西方也应该动员社会,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反恐,全员提高警惕。

此外,严双伍指出,美国必须放弃反恐中的双重标准,“为了更美好的世界,美国精英需要转变视角,放下架子,与世界各国一起构建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