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

河北日报 2021-08-27 11:29

畅通微循环 出行更便捷——定州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安喜大街是定州北部生态新城的重要干道,与京港澳高速定州口相距不到1公里,对完善定州城市路网系统、提高道路基础设施承载力有重要推动作用。这是8月24日拍摄的安喜大街。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工、即将开工的市区内道路达8条,总长约12.3公里,总投资约7.49亿元。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路长组织体系,目前,该市路长设置率达100%,路长负责制体系全面建立

启动迎宾大道西延、胜利街北延等工程,打通城市“断头路”;开通南北向的安喜大街等道路,建设新城主干道;推进国道337、国道107、国道515定州绕城改线项目,拉伸城市框架……今年以来,定州市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全力打造畅通之城,助力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建设。

畅通微循环,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家门口的这条‘断头路’通了,上下班方便了。”谈到新开通的自来佛南街,家住定州市天成A区的市民赵晓敏甭提多痛快。

天成A区位于定州市自来佛南街与南关路交叉口西侧。自来佛南街没有开通时,居民们从小区出来只能往北走,如果想往南走必须先向北走到中兴路,再往西走到中心南街,然后才能往南走。“此路不通,看着就堵心得慌。”赵晓敏一直期盼着回家的“最后一公里”能快点打通。

如今,这条令人堵心的“断头路”通了,双向六车道宽敞平坦,道路两侧路灯、信号灯等设备一应俱全,两侧绿地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理念建设。“现在晚上有空儿时,我就会跟家人沿着便道溜达溜达。”赵晓敏说。

除了这条路外,正在建设中的迎祥街也令赵晓敏兴奋不已。“以前,定州市中心城区向南出城的路只有中心南街一条。每到过年过节,中心南街和定深路交叉口就会拥堵不堪,有时甚至需要几个小时才能通过。”赵晓敏说,为了防止被堵在路上“动不了”,她每年春节都是6时前出城。

今年4月,位于中心南街东侧的迎祥街正式开工建设,今年9月建成后,定州城南将增加一条出城通道,并且该市根据这条道路南向北通行压力大的特点,拓宽出一条右转专用车道,以起到有效分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让百姓出行更便捷。

路网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沿着安喜大街向北走,几分钟就望见了一片正在建设的楼群——定州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定州的‘五馆一中心’、2023年省园博会主会馆等也将在这附近开工建设。”定州市城管局市政工程服务中心主任崔作旺说,安喜大街是定州北部生态新城的重要干道,它与京港澳高速定州口相距不到1公里,对完善定州城市路网系统、提高道路基础设施承载力有重要推动作用。

崔作旺介绍,安喜大街通车后,从定州市京港澳高速北出口下高速去往唐县、曲阳、望都的车辆,不用再穿行市区,可直接从安喜大街经337国道去往各县市,大大缩短了行程。

学院路、自来佛北街正在加紧施工,胜利街北延即将开工建设,迎宾大道西延正在进行前期工作……今年以来,定州市已经开工或即将开工的市区内道路达到8条,总长约12.3公里,总投资约7.49亿元。

一条条“断头路”变成民心路,一条条市区主干道正在延伸,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正在加强,老百姓出行将更加便利。

拉伸城市框架,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近日,在国道337定州绕城改线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两辆摊铺机正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摊铺,紧随其后的压路机有条不紊地对刚刚摊铺的路段进行碾压。

国道337是贯穿定州市区的3条国道之一,穿城而过的路段车辆众多,既影响了干线公路服务功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城市环境。去年5月,作为河北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4+2”绕城项目中的重点项目——国道337定州绕城改线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9.8亿元,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8米,总长27.8公里。

目前,该项目建设投资已经超过4亿元,全线清表工作完成85%。其中,国道337东亭镇段至大鹿庄乡路段约6公里水泥稳定碎石已经铺筑完成,大鹿庄乡路段至安喜大街路段正在进行路基土方填筑,长安路至曲港高速定州西连接段约3公里正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铺筑。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定州市区新的北外环,可有效拉伸城市框架,对定州市扩容提质、北扩东跨以及快速疏导过境交通流、提高通行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定州市交通局局长张新峥说,除国道337定州绕城改线项目外,他们还在积极推进国道107定州绕城改线和国道515绕城拓宽工程的前期工作。这些项目全部完工后,将构建起定州二环路,拉大城市框架,城区面积将由现在的46平方公里扩大到226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

在加快推进环线建设的基础上,定州市在市区东侧谋划实施了南北走向的省道易官公路定州段。该路段全长53公里,贯穿定州市整个东部区域,北至京港澳高速望都连接线,中间贯通曲港高速,南连津石高速子位互通并延伸至国道230,可辐射带动大辛庄、东亭、号头庄等10个乡镇,方便40万群众出行。

“在方便百姓出行的同时,更要发挥道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张新峥说,省道易官公路定州段串起的乡镇的很多老百姓从事苗木花卉种植、奶牛养殖等产业,这条道路建成后,对当地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东亭镇党委二级主任科员张鹏介绍,苗木花卉种植是该镇的特色产业,且辖区内有东胜生态园、黄家营葡萄酒庄等景点。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该市交通部门结合省道易官公路定州段建设,为该镇修建了乡村旅游环线,重点完成了位于固城村的危桥改造、北齐村至翟城村的公路提升工程,有效拉动了沿线乡村经济发展。

同时,该市积极推进市区与相邻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连接、市区与临县(市)行政中心一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市区与各乡镇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连接等建设,努力构建布局完善、规模合理、衔接高效、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从而形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大交通发展格局。

建立路长负责制,保障道路“长久通”

“我们每天出动5台车、30人次对市域内定深路、安承线等重点道路进行巡查,对超限超载、无遮盖、出现撒漏散落的货车依法依规进行查处;深入开展路域环境治理,对侵占路产路权私设道口的行为进行治理。”定州市交通局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李玉说。

“三分建,七分管。我们不仅要把公路建设好,更要管护好、运营好,这样才能避免‘通一时’,实现‘长久通’。”张新峥说,在加强执法检查的同时,他们还建立了“政府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道路养护机制,健全专业化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专业性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交由专业养护队伍承担;日常保洁、绿化等非专业项目,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以路育树、以树养路”等模式,让沿线群众参与到道路养护中来。

同时,严格落实日常养护巡查制度,全面进行路面清扫养护,消除路面安全隐患。目前,该市已经与昌润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实施全市农村公路机械化洗扫项目,各乡镇(街道)养护所负责对区域内洗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建立台账。

在此基础上,该市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农村公路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明确养护管理人员,村委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组织村道建管养运工作。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路长组织体系,完成各级路长信息登记、公示及乡村道路分段工作,路长制公示牌分别注明各级路长、专管员、管理路段、职责、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向社会公示并及时更新,接受监督。目前,该市路长设置率达100%,路长负责制体系全面建立。(河北日报记者 徐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