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剧照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
暗流涌动的“绿藤市”,突然蹿红了一个操着正宗武汉话的人——海总。
他是暑期最热剧集《扫黑风暴》中的小配角,在剧里满打满算只出现了5次,但几乎每次都能激发观众的笑点。微博有个调查“一句话证明你看过扫黑风暴”,排名前十的留言里,海总的台词占了三条。
说着一口国产剧中少见的标准武汉话,愣是把个龙套演出了主角的热度,这位海总到底是不是武汉人?带着这样的疑问,极目新闻记者在搜索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之后发现,海总真的就在我们身边,他是武汉人艺国家二级演员石建。
一场没有台词的戏留住了海总这个角色
《扫黑风暴》之前,石建也在不少剧集中跑过龙套,《王贵与安娜》里的老师,《汉口码头》里的班主,《喋血大汉口》里的经理;在武汉人艺,他演过话剧《张之洞》《董必武》《王荷波》。这些经历累积成一个简单的PPT简历,最终成为他进入《扫黑风暴》的敲门砖。石建甚至不知道是谁给《扫黑风暴》剧组递了他的简历,2020年10月,他接到剧组副导演的邀约电话。
石建第二天就去了剧组。他拍的第一场戏是剧中马帅在看守所突然死亡,他带着“兄弟”闯进医院。“‘海总’这种小角色是提前连台词都不会有,到了现场接飞页(编剧在拍摄现场现写的剧本)。”但仅凭副导演的介绍,石建还是早早揣摩好了人物,“看了飞页后我觉得这个人物五大三粗,没有文化,出身草莽,牵涉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他就特别紧张。他也本能地对李成阳有敌意。”这种定位让石建一进场就入了戏,“拿了飞页过了挺久主演们才从另外的拍摄场地过来,我一见到孙红雷(饰演李成阳)我牙就咬在一起,我这个角色一露面就是要去‘干’他的。”
这场戏没有台词,拍完后孙红雷给石建竖了大拇指。石建没多想就回了武汉,在他的经验里,这种龙套角色很可能就出场一次。没想到他的表现让导演很满意,由此“海总”这个角色得以保留。后来石建发现,带头冲进医院的那场戏里,4个龙套里最后只留了他和“文良”。
说武汉话是孙红雷的建议
再去长沙,就是拍让观众觉得可怕又好笑的停车场轧腿戏,海总飙车轧断“不听话的人”的腿,以此逼迫李成阳(孙红雷饰)签约转让股权,最终李成阳发现,轧腿就是一场闹剧,那人本来就是个残疾。这场本来暗黑风格的戏份,因为海总“你跟老子玩江湖,老子就是江湖”等道地的武汉话台词和幽默的戏剧化转折而火遍全网,若干集后,海哥色厉内荏狂喷“督导组”的画面,也让所有人捧腹。
海总由此火了。这“火”要归功于石建的一口武汉话,他让海总这个角色有了天然的江湖气,又因为石建的表演,显得“憨憨的”,“萌萌的”。
让海总全程说武汉话,石建说是孙红雷的建议,“这个公司前身有黑社会背景,所以讲方言会让这个群体显得鱼龙混杂。”石建回忆,孙红雷提议完,他就用武汉话现捋了一遍台词,包括“你跟老子玩江湖”这句话都是自己现编的,“我还担心他听不懂,结果他都听懂了,说这个意思到位,就这么拍!”他回忆,自己现加的台词不少,“导演特别宽松,也说海哥你就现编吧,根据情境来。”
遗憾“督导组”的“组”字没说标准
在微博,许多网友为这个安排点赞,“海总也太好笑了,这一口武汉话出来,笑得我滚下沙发了”“海总和大江是扫黑风暴里最萌的人物,武汉话怎么那么可爱啊”,类似评论比比皆是。
其实,石建虽然在武汉土生土长,但平时武汉话说得不多。1979年,他考进武汉艺校学相声,跟赵卫国是同学,后进了武汉说唱团,又辗转进入武汉人艺,不管是说相声还是演话剧,说的都是正宗普通话。
“实操”不多,导致他留下点遗憾,那句被网友引用特别多的“督导组”台词,他就反思没能把“组”字念得更标准,“当时没意识到,剧播了我一看,哎呀这个字没说好。”他特别在自己的抖音号上发了纠正视频。
从1995年接触影视,石建也演了26年戏了,他说平时也是一个龙套演员,但不妨碍他想把戏演到最好,“所以这次大家都在讨论海总我也特别开心,好多年没联系的朋友也重新联系上了,我感觉到是金子,真的总有发光的时候。”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大家有空也可以去人艺看戏,“去年的话剧《逆行》里头,就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