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8月23日讯 人红是非多,戏红了也一样。8月9日以来,电视剧《扫黑风暴》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及腾讯视频同步开播,12日登陆央视八套。作为第一部反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行动的电视剧,该剧热度一路攀升,截至23日,腾讯视频播放量已突破20亿次。
然而,戏里掀起《扫黑风暴》,戏外更需掀起“扫盗版侵权风暴”。先是腾讯视频作为该剧独家网络播出平台,起诉抖音侵权并索赔一亿元。紧接着,网络中又出现了《扫黑风暴》全集盗版资源,该剧再发《反盗版声明》并表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一部高扬法治大旗的作品,却遭双重侵权,也暴露出著作权保护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难题与矛盾。
腾讯视频起诉抖音侵权,索赔一亿元
长视频、短视频平台之争升级
18日,媒体曝光“由于热播剧《扫黑风暴》被抖音未经授权搬运剪切,腾讯视频日前以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为案由,将抖音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并透露“腾讯视频索赔1亿”。此后,抖音回应称“已处理腾讯的投诉视频超8000条。”
目前,在抖音平台上搜索“扫黑风暴”,热门结果多为该剧官方账号、媒体新闻报道等。但“几分钟追完一集电视剧”、“三分钟快速看电影”等早已成为不少观众的习惯,短视频平台上“剪切”“搬运”影视剧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由此引发的长视频、短视频平台之争,更是在今年渐入白热化。4月9日,5家视频网站和53家影视公司发布《联合声明》,针对“未经权利人授权,将影视作品进行任意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的“大量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要求广大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同月的23日,5家视频平台、54家影视公司、近500位艺人发布联合《倡议书》,要求短视频平台清理未经授权的类似影视作品内容。6月,多位视频网站负责人在论坛中疾呼“不要做贼”“要走正道”,更直指“所谓‘二创’是‘软盗版’。”
但像腾讯视频这样直接起诉,索赔金额高达一亿元,仍属少见。
盗版流出,网络兜售“《扫黑风暴》全集资源”
观众不满会员+超前点播“双重付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亿”的起诉刚刚立案,网络中又出现大量“《扫黑风暴》全集资源”的链接,不少网友花几元钱或是十几元,购买到该剧盗版视频。
“直接看完大结局,爽。”购买并观看了《扫黑风暴》盗版视频后,观众刘先生马上向朋友们“安利”。他表示,“官方每天更新一集,太慢了,正好看到有人卖高清资源,那就一口气看完吧。”刘先生很清楚自己购买的是盗版视频,但他说道:“腾讯视频是《扫黑风暴》的独家网络播出平台,从开播开始,播出速度就比电视台要快4集,但是需要购买腾讯会员。前两天出了超前点播,想再提前多看,还得每集花三元钱买。”他表示:“买了VIP,还要买VVIP,双重收费实在让人不爽。”
长江日报记者在多个网络平台上看到,在关于观看正版、盗版的争论中,不少网友提及“超前点播”问题,并称自己看盗版“是对资本的反噬”。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购买盗版资源显然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更新慢”“超前点播吃相难看”等,都不构成助长侵权盗版的理由。在这样一部以扫黑除恶为主题,彰显法治力量的电视剧里,观众一边赞叹剧中人坚持正义、坚守法治,用弹幕刷屏“正道的光”。另一边,却在“求分享全集资源,冲冲冲”,言行颇为自相矛盾。
同时,刘先生也坦言,盗版资源的观看体验并不好。“盗版与播出版本不一样,盗版是27集,正版播出是28集。盗版画面上有‘送审样片’的水印,一些画面会黑屏,写着‘需补拍内容’等字样,而且很明显只是粗剪,有些地方看起来不太顺畅。”
律师解读:平台应主动采取屏蔽措施
索赔一个亿,更重要是警示意义
尽管长视频、短视频平台口水战久矣,观众苦“超前点播”也久矣,但无论是短视频侵权,或是售卖盗版资源,在法律范围内都是“有法可查”的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