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今结束 雨住气温升
昨天全市大部分地区迎来中到大雨。记者 张海强 摄
今天,伏天就要结束了,但随着雨姑娘的离开,气温却有所回升,预计最高29℃。这显然算不上“秋老虎”,但会比昨天明显热许多。所以,大家还是要合理着装,而且注意防晒。
昨天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雨姑娘的势力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继续增强,全市大多数地区降下中到大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暴雨。根据市气象台监测,8月18日14时至19日20时,全市自西向东出现降雨,平均降雨量28.7毫米(市主城区平均26.7毫米),灵寿、平山、行唐和新乐的10个雨量站降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新乐东王最大为71.7毫米,市主城区降雨量23毫米至35.4毫米,桥西污水处理厂最大。
19日9时至18时,市气象局先后指挥东部平原的高邑、赵县、栾城和藁城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弹28枚。
在雨水打压下,省会昨天白天的最高气温仅23.2℃,再加上时缓时急、不肯停歇的降雨,竟让人有一种“绵绵秋雨”的感觉。根据监测,今天白天,雨水停止,天气逐渐转晴,气温自然随之回升,预计最高29℃。明天白天,省会天气以多云为主,最高气温30℃。虽然白天气温仍在30℃左右,不过,到了晚上,气温只有20℃上下,还是比较凉快的,大家应该可以睡个好觉。
今年的伏天今天正式结束,但告别了“三伏”并不意味着告别了夏天。对此,专家解释说,理论上说出伏后夏天结束了,尤其对于今年来说,出伏后的第四天就将迎来标志着暑热行将结束的“处暑”节气。但根据气象部门多年统计的资料显示,这个时节,省会不会马上凉爽,秋天的感觉还不明显,而且人们还要当心“秋老虎”发威。
所谓“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时间回热到35℃以上的天气,大多发生在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候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专家介绍,“秋老虎”带来的暑热天气依然要维持半个月以上,但总的来说空气湿度大减,昼夜温差开始增大。
专家认为,出伏后天气日渐干燥,人们易患干咳少痰、口干舌燥、鼻咽不适等“秋燥”之症。对此,专家建议,市民应及时补充身体水分,经常喝稀饭、清茶、菜汤、豆浆等。同时,可以多吃些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比如萝卜、蜂蜜、菠菜、番茄、芹菜、薯类、莲藕、银耳、百合以及各种新上市的时鲜水果。而且,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油腻,注意增酸少辛,合理饮食。
除了“秋燥”,由于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易感疲劳,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秋乏”。专家建议市民可以到户外走走,适当作些有氧运动,如爬山、慢跑、散步、做操等;适时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境,缓解压力;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及午间小憩。(记者 崔虹 通讯员 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