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击大范围“坨子雨” ——襄阳短时强降雨抢险救灾工作纪实

湖北日报 2021-08-15 07:28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擎 陈鹏 赵峰

大雨,如泄如泼。

8月11日8时至13日8时,襄阳市出现大范围强降水。

襄阳市区和襄州区、宜城、南漳、枣阳、谷城、老河口等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其中,宜城莺河最大降水509.7毫米。境内汉江、襄水、渭水、淳河、蛮河等均出现明显涨水。

截至13日8时,此次灾害过程共造成襄阳9个县(市、区)54个乡镇(街道)27.44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79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19万公顷,21处国、省道路中断受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1135万元。因住房进水紧急避险3243人,因灾转移安置群众2072人。

“襄阳这次汛情源于‘坨子雨’,规范说就是短时强降雨,来得快、去得快、强度高、制灾程度高。最紧张的时候,是11日晚到12日。”襄阳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主任付强说。

雨水来袭。国家应急管理部、水利部和省应急厅、水利厅均派出工作组,指导防汛抢险和灾害救助工作。

警报拉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襄阳党政军民众志成城,迎击风雨,大雨下在哪里,冲锋就在哪里。

闻“汛”而动

吹响集结号

时间:8月14日12:45。

汛限水位:71.5米;实时水位:68.95米。

昨日降雨:14.4毫米。

在襄阳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实时监控系统里,襄城区欧庙镇彭沟水库的各项信息一目了然。“火眼金睛”下,全市各类水库关键信息的动态更新,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重要依据。

这是一条根据客观形势快速有效衔接的时间轴。

12日16时,省防指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基于全省防汛形势,部署防范应对措施。

此前,12日9时,襄阳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当日15时,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

再早前,宜城因遭短时强降雨袭击,于12日4时启动了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汛情险情灾情触发启动条件,应急响应研判由此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范围等因素进行分级。衔接的时间间隔快速、高效,意味着在工作要求、行动力量等方面就有了更及时、更科学的指南。

防汛救灾是一场硬仗。

据悉,Ⅰ级、Ⅱ级应急响应,实行双指挥长制。指挥长到一线指导,调动各方力量,部门联动、军地协同。襄阳雨情汛情险情灾情发生后,强化应急值班值守,规范信息收集报送,协调各方应急力量,调配各类抢险救灾物资。

襄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宜城、襄州、襄城等地,指导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13日,省委主要领导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视频调度会后,襄阳部署一位市领导常驻市应急管理局,加强应急统一指挥领导。

气象、水利、住建、自然资源、民政、应急、交通、公安等39个市防指成员单位,围绕组织救援、安置受灾群众、加强重点防御、加快水毁修复等工作联手作战。

日前,1200座水库、8座重点水电站、14条重要河流、2040处地质灾害风险点的防汛责任人全部到岗到位;灾区各级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村组(社区),参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襄阳全力筑就防汛救灾的坚实“大坝”。

向“汛”而行

生命的“摆渡人”在奔跑

汛情就是命令。

这个命令承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需要“逆流而上、冲锋在前”的勇毅行动。

鲁长华,57岁,宜城市鄢城派出所民警。12日,他先后两次接到报警,背出4名群众。这两天,他的故事在当地被纷纷点赞。

刘涛,东津新区干部,13日7时30分许,该区东津镇秦咀村一名群众在回家途中不慎落水,瞬间被湍急洪水冲出10米开外。见此情形,正在该区旅游路覃湾村路段防汛值班的刘涛带领城管队员李永涛不顾个人安危,相继跳入水中展开营救,经过与岸上3名队员30余分钟的通力合作,落水群众被成功救上岸。

12日下午,襄城区欧庙镇黄桥村突发大水,500多名群众受困。襄城区展开行动,彻夜救援,13日凌晨3时,受灾群众全部成功转移安置。

受灾同样严重的该区卧龙镇,根据地理位置和受灾情况,紧急启动隆南小学、平靖小学、回龙小学、谭庄小学、卧龙中学和襄城职高6个临时安置点,从12日下午开始,共转移朝阳村、谭庄村、平桥村以及回龙村等地受灾群众335人。

应急响应级别最高的宜城,共计投入抢险救援队伍790人,市直“双报到”党员下沉社区2850人、镇村(社区)干部1250人参与救灾,转移群众9434人。该市还紧急调用运输方便面7800箱、矿泉水6600箱,运送帐篷105顶,发放棉被3000套,发放消毒液13000公斤、漂白粉3000公斤,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防止灾后疫情发生。

抢险救灾就是与死神赛跑。

“分秒必争,必须第一时间冲上去。”一位干部说。

救援层面,襄阳先后调度军分区、武警、消防、水利、应急、公安等救援力量,因灾避险人员和涉水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没有发生次生灾害损失。

安置层面,实行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包村组社区、基层党员干部包户到人,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地方住、有卫生防疫保障。

同心协力

共筑“大爱之堤”

洪水无情人有情。

11日,13名襄阳市民来到南漳县薛坪镇黑河烧烤露营。当晚暴雨突至,随后引发山洪,众人被困露营地。12日上午,南漳蓝天救援队组织10多名队员上山,下午16时,被困市民全部救出。

马文明,退伍军人,宜城市桨板皮划艇运动协会会长。12日上午半天时间,他带着两名学生,用3支桨板(一种小型皮划艇),转移100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襄阳当地商家也行动起来。12日,武商超市襄阳分公司迅速调运1700件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生活物资,第一时间送至受灾现场。

13日,襄阳市慈善总会唐爱公益志愿团联合中原街道铁路社区,募集军用被子100床、大头菜50箱、抽水泵3台、口罩2箱、矿泉水170箱、方便面60箱、被褥21套、衣服70套等物资,冒雨送至受灾群众手中。

13日,湖北小芳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获悉襄城区欧庙镇灾情,第一时间向受灾群众捐赠价值27000余元的食品和饮用水。

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冲锋在前,守护“生命之堤”。社会力量同心协力,共筑“大爱之堤”。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开展研判会商,严格防汛值班值守,襄阳风雨同舟的战斗还在持续,同心协力的拼搏还在进行。

打好迎击风雨主动仗、攻坚仗,待到雨歇看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