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平台现大量低价甩卖,年轻人为何对迷你KTV不“感冒”了?

极目新闻 2021-08-05 21:38

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实习生 张司宇 徐逸尘

曾经红透半边天的迷你KTV,一度迅速铺满武汉各大热门商圈。然而,热度褪去,如今的不少迷你KTV只能独自放着歌,冷清地待在原地。二手电商平台上,甚至出现了大量甩手转卖的迷你KTV,价格更是“打到骨折”。

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发现,空置正成为不少迷你KTV的常态,有时一天都鲜少有人光顾。新鲜感快速消散后,迷你KTV真的凉凉了吗?

多处迷你KTV处于空置状态

8月2日上午11时,在武昌汉街万达广场四楼,极目新闻记者看到,两台迷你KTV摆在一起,外观看上去比较干净整洁。不过,一个小时内,玻璃门始终紧闭着,并无人光顾。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案。

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徐东销品茂、汪家墩地铁站、青鱼嘴地铁站等多处迷你KTV,拉开门入内唱歌的市民,寥寥无几。

根据迷你KTV屏幕上显示的计费标准,唱歌15分钟起步,一次缴费最多可唱90分钟,购买时长到了可选择续费。15分钟收费一般为20-30元,90分钟则需要花费80-100元左右。

记者联系了3家品牌迷你KTV工作人员,两家表示“生意确实不好”,但不愿透露具体运营情况。还有一家工作人员表示:“本身运营费就高,生意一直很平淡。现在是夏天,在很多地方迷你KTV就变成了别人乘凉的场所。一个月能消费个几百块就不错了,付场地费、电费都不够。这几天更加没人来,准备撤了,不做了。”

迷你KTV厂商们也在“自救”:分布在“不赚钱”位置的设备被纷纷撤走;有的厂商尝试改变经营模式,与商场方面洽谈不付场地费,而是采取利润分成的模式运营……

不过,直接撤出市场,仍是不少厂商的选择。在二手电商平台上,最近就悄然出现了迷你KTV大甩卖,价格可以说是“低到亏本”。

二手平台现大量低价甩卖

8月5日,记者在二手平台闲鱼上搜索发现,甩卖迷你KTV的用户不在少数,价格多从一两千元到五六千元不等。

“原价16000元,现在全套只要2000元,就当是卖废品了。”有卖家如此描述。

记者与其联系后,他介绍,自己手上共有15台机器,八成新左右,没有维修过,“我是去年9月份开始做的,刚开始生意还行,至少不亏本,后来唱的人越来越少。”在购买迷你KTV设备之后,里面的歌曲还需要更新,因此,他每年还需要向供应商交版权费用,每年的支出大约在3000元左右。

“不赚钱,没有精力来管这些KTV了,所以亏本卖了。”他表示。

接手者又是些什么人呢?

通过买家咨询留言,记者了解到,购买者有的是开电玩城的老板,准备给电玩城多添一点设备,“场地是现成的,迷你KTV也不怎么占地方,二手价格便宜,入手不亏。”

还有的买家来自三四线城市或乡镇。

家住湖北大冶的刘先生最近就收了两台二手迷你KTV,他是专门做二手电玩设备的,“今年最少收了30台,买回来价格不高,很容易转手,“大部分是商场撤柜的,收回来再加一点点价格卖给本地老板,我们这儿文娱产业没有大城市发达,当地不少居民还是有新鲜感的。”

商业模式受到消费者质疑

其实,随着“共享经济”和“无人化”概念的兴起,迷你KTV也曾火爆过,并一度成为各大商场和影院、机场等地的“标配”。

一时间,包括友唱M-bar、咪哒miniK、哇屋WOW、聆哒miniK、爱唱Love sing等迷你KTV项目蜂拥而起。据国盛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迷你KTV的设备数量达到了3.6万台,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上涨至5.6万台。

一轮投资热潮兴起。友唱M-bar当年一经上线,便迅速获得了友宝集团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此后又多次获得友宝集团的追投;艾美科技旗下的咪哒miniK推出后也拿到了唱吧的战略投资。

主要提供点歌系统系列设备和服务的雷石科技,当年在线下传统KTV行业里,可谓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16年,雷石科技也禁不住诱惑,加入了这个风口,推出了自家的迷你KTV哇屋WOW,大力推广,全国铺点。根据天眼查APP显示,雷军曾是哇屋WOW的天使投资人。在2018年,哇屋WOW获得了2亿元的B轮融资。

“当时行业正处于风口。”多位加盟商表示,在当时的市场情况下,他们甚至都来不及进行市场调研,就扎了进去。购买一台迷你KTV的设备成本大概在2万-3万元左右,另外一年还需支付3000元左右的平台服务费。

火热过后,迷你KTV无序投放和歌曲版权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并引发多起法律诉讼。

2017年,文化部一纸通知宣布了将迷你KTV纳入管理视线,加强管制。

迷你KTV的商业模式也开始受到了质疑。对消费者按照点播歌曲数量和消费时长收费的迷你KTV,价格问题是被用户吐槽最多的。

线下新社交娱乐方式层出不穷

“前几年火爆的时候,一间迷你KTV一天能盈利200多元,现在能赚到一半就不错了。”有运营商透露,目前全国各地铺设的设备大部分处于不盈利的状态,并且仍在运营状态的设备也不断减少。

大城市里的年轻人们,为何对迷你KTV不“感冒”了呢?

“受疫情影响,不想去小小的密闭空间只是一方面。比如我周末去传统KTV,团购价3小时才55元,还是品牌连锁店,服务也挺好的,这个价格,在迷你KTV最多唱两小时,体验还不如传统KTV。”90后市民肖璇说。

除了性价比不高外,年轻人们的关注点,也开始向更具有新鲜感和强参与度的娱乐方式转移。

当盲盒站上风口,泡泡玛特、IP小站和TOPTOY的盲盒自动贩卖机,也开始遍布各大购物和娱乐场所;夹娃娃机、口红机也一度吸引了女性用户的青睐;更加喜欢追逐潮流的年轻人,则沉迷在剧本杀和密室逃脱里无法自拔……

用户的不断流失,让迷你KTV的运营商们,在付出了购买设备、场地租金、后期维护成本等之后,遇到了盈利难题。

“无论是传统KTV还是迷你KTV,均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市场挑战,但仍有消费者前往迷你KTV进行体验,证明了该产品的存在价值。”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吴先明教授表示,能够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体验,大多为情侣、好友等较为紧密的关系,因此可围绕情感连接点推出更多服务,并加强线上线下联动,以满足消费者更深层的消费需求与情感需求。如何将用户找回来,才是运营方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