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这份最新版医院就诊指南请收好!

极目新闻 2021-08-05 17:22

目前,国内多省市出现疫情散发病例,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复杂。近日,江城多家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制定并发布了最新的患者就诊须知,并提醒广大市民前往医院就诊时加强个人防护,积极配合医院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应如何科学安全就诊?以下是小编为各位划的重点:

①就诊前做好准备工作,除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外,还需准备好“行程码”,接受体温检测,遵守“一米线”等疫情防控相关措施。

②多家医院特别提醒市民,不要佩戴带呼吸阀的口罩前往医院。带呼吸阀的口罩在吸气时“阀门”关闭,呼气时“阀门”开启,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不经过滤,直接排入周围环境,在防护方面留有隐患。

③尽可能分时段预约就诊,避免在医院聚集;就诊时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就诊人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排队或候诊。

④患者及陪同人员前来医院就诊时,需主动告知以下情况:(1)近期有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2)有无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肌肉痛、腹泻等症状,服从引导就诊。如因瞒报、谎报造成疫情扩散者,将依法追究责任。此外,凡具有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表现的门诊患者,也请配合预检分诊处医护人员陪送至发热门诊就诊。

⑤住院病房,谢绝入院探视

⑥目前,武汉多数医院均开设有网络问诊平台,慢性病患者如有复诊需求,可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进入,发起网络问诊。部分医院还可网络开处方、药品快递到家

以下为各医院最新就诊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尽量独立就诊。如确需陪同,仅限一人。

2、具有以下情况的:3天以内发热(体温≥37.3℃);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不发热,但有新冠相关症状和体征同时有28天内入境史、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辖重点区/市旅居史(国内旅行史)、冷链产业、生鲜超市从业人员,请先至发热门诊就诊。

3、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经预检分诊后现场挂号就诊。

4、非急诊实行分时段预约挂号,患者可通过同济医院微信公众号、掌上同济APP、支付宝生活号预约2周内门诊号源。每日17:00起,开放当日起第14天预约号源。

5.住院患者需持72小时内的有效核酸结果办理入院。所有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坚持“原则上不探视、非必要不留陪”原则,因病情需要陪伴的患者严格“一患一陪”制度。患者及陪护人员需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日早晚两次监测体温及其他相关症状。如遇发热等不适,须遵循医护人员要求到指定区域就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经预检分诊后现场挂号就诊。

2、武汉协和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官微)提供24小时在线挂号,可挂一周内武汉协和医院本部、西院、肿瘤中心和金银湖院区门诊的专家号、专病号、普通号、名医号、多学科综合门诊号及疑难病会诊号。每日7:30开始在线挂号,门诊采用上下午分时预约。预约挂号时须如实填写本人流行病史调查表,如有隐瞒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同时会纳入您的诚信记录,将被限制使用预约挂号和院内相关资助服务等。

3、无发热及肺部表现的新住院患者及陪护,入院前需筛查核酸,互认全国范围内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3天内结果。患者及陪护需扫描健康码及行程码,双码均无异常方可进入病房。住院期间,患者及陪护每14天复查核酸(上次核酸检测日期算起)。如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等的患者和陪护,及时复查核酸和抗体(疫苗接种者无需查抗体),并上报备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1、严格执行门诊就诊全预约,门诊所有号源实行100%网上分时段全预约,每晚8点开放预约号源,预约周期为7天。医院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均可预约。门诊实行人员管控,原则上只允许就诊患者进入门诊楼栋,特殊情况一名患者限一名家属陪同。在就诊时段前30分钟,凭借预约挂号信息进入门诊并有序就诊。

2、就诊时,请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湖北省电子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码、预约挂号信息,在预检通道主动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配合工作人员查验。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间距,未戴口罩者谢绝入内。

3、从事高风险职业人员(接诊发热或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口岸进口货物直接接触人员,从事冷链食品监管和从业人员,隔离场所管理和服务人员),请直接去发热门诊就诊。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1、门诊实行全预约就诊制,不建议现场挂号,非预约不就诊,如有来院诊疗需求须提前预约挂号。

2、仅开具核酸或取检验结果的患者,可至门诊楼外核酸采集处,依照导诊人员指引在互联网医院自助开具;检验结果可在门诊门口自助机(参照标识指引)处凭条码自助打印(24小时),无需进入门诊大厅。

3、门诊行胃肠镜检查、口腔耳鼻咽喉有创操作、肺功能检查等特殊操作的患者需有三天内核酸阴性报告。

4、患者需持三天内核酸阴性报告方可住院。全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县级及以上疾控中心检测结果均可互认。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1、就诊者务必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者一律不得进入医院。同时需配合工作人员查验健康码或行程码、测量体温,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体温≥37.3℃,或有咳嗽、咽痛、腹泻等症状,请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如本人或家庭成员近期有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应在预检分诊时主动告知工作人员。

2、医院全面实施预约诊疗、分时段诊疗,请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按预约时间提前15分钟前来就诊;就诊时请尽量减少陪诊人员,候诊时注意保持1米间距,自觉遵守“一人一诊室”就诊要求,有序就诊。

3、住院患者原则上不安排陪护,因病情需要确需陪护时,实行“一患一陪”且相对固定,陪护人员需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检测结果。除外出检查等特殊情况,患者及陪护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病区。

同济天佑医院

1、急诊、发热门诊、儿童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经预检分诊后现场挂号就诊。

2、医院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官微)可提供24小时在线挂号。预约挂号可预约7天内专家号、普通号、专病号、同济知名专家号。每日7:30开始可以在线当日挂号。为推广预约挂号诊疗,减少人群聚集,该院推行预约挂号患者挂号费减半优惠,且分时段预约挂号患者在预约时段内优先就诊。

3、预约挂号患者进入门诊前也需要接受预检分诊。通过预检后可直接到相应诊室就诊,无需取号。

4、为方便单独进行核酸检测的患者,门诊一楼大厅开设了核酸门诊,可在线预约(免挂号费)、扫码缴费、登记采样。检查结果可在官微上查询。

5、门诊患者进行有创操作如胃肠镜、鼻咽喉镜、纤支镜、口腔科诊疗、门诊小手术、门诊部分磁共振检查前,需按疫情防控要求完善核酸检查后方可进行。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

1、医院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已安排行政人员排班,支援保卫科在大门口值守,严格查体温。

2、每个入院人员都必须测体温、扫“两码”(健康码和行程码)。

3、腾出病房,对中高风险地区来的患者进行单独隔离。

湖北省中医院

1.具有以下情况的:3天以内发热(体温≥37.3℃);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人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请直接至发热门诊就诊。

2.发热门诊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血常规检测(必要时进行CT检查),并待核酸检测报告为阴性方能离开发热门诊区域。

3.请您尽量选择预约分时段就诊,避免在医院聚集和等候。除急诊和发热门诊外,全面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患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健康之路等平台预约8天内门诊号源,19:00开放预约号源,请提前进行预约,按时段就诊。

4.听从导诊人员安排,确保“一患一诊室”。

5.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在微信公众号/支付生活号/自助机上可自助下单。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1、医院门口设有预检分诊处,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分诊,所有来院就诊的患者及家属,需正确佩戴口罩,体温<37.3℃、“健康码”和“行程码”均为绿码,流行病学调查无异常,方可进入门诊区域。

2、14天内有境外或高、中风险地区旅游、居住史或与疫情相关人员关联者,请主动告知工作人员;发热(体温≥37.3℃)或(和)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咳嗽、胸闷、气促、咽痛、鼻塞、流涕、腹泻、味觉异常、嗅觉消失)患者,请主动告知工作人员,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3、老人及无智能手机就诊者,在人工通道的工作人员引导下如实填写流行病调查登记。

武汉儿童医院

1、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经预检分诊后现场挂号就诊。门诊实施分时段预约诊疗,错峰诊疗,避免人员聚集。所有号源均开放线上预约,可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7天内号源。预约时须如实填写患儿及陪护人流行病史调查表,未如实填写造成疫情扩散将依法追究责任。

2、该院是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仅设有儿童发热门诊,未设成人发热门诊,成人发热患者/陪同人员请到设有成人发热门诊的医院就诊。患儿或陪护人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需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到发热门诊就诊,并按要求进行相关检测。

3、住院患者及陪护持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办理入院手续,限一人陪护。

武汉市肺科医院

1、所有来院人员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需询问旅游史,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接受体温检测。

2、患者严禁扎堆,要求保持1米以上距离排队或候诊。有以下情形患者,需主动报告:①近期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②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

3、患者住院需提供7天以内核酸检测阴性的报告,原则上不陪护,不探望,必须陪护者,陪护人员需提供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结果。对快递、外卖配送人员严格管控,限制进入。

武汉市中医医院

1、提倡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实名制预约挂号,分时段预约就诊;复诊患者尽量进入“武汉市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在线问诊。

2、进入医院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配合做好体温监测。对于老年人或无法提供健康码或行程码者,请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3、发热患者(体温≥37.3℃)、健康码显示黄码或红码患者、行程码显示中高风险地区返汉人员,请遵循工作人员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并按相关要求进行相关检测。发热门诊就诊所有患者须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请勿擅自离开发热门诊。体温异常(≥37.3°C)或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近期来自或途径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汉人员,请直接至发热门诊就诊。

武汉市第一医院

1、进入医院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密接码,配合做好体温监测。对于老年人或无法提供健康码或行程码者,请填写“就诊患者疫情告知与承诺书”。如实告知14日之内是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

2、严格遵守“一医一患一诊室”,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人员聚集。提倡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微信官网”实名制预约挂号,分时段预约就诊;复诊患者尽量进入武汉市第一医院微信官网“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发热患者(体温≥37.3℃)、健康码显示黄码或红码患者、行程码显示中高风险地区返汉人员,由专人护送至发热门诊。

3、住院病房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取消非病情需要的探视。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陪者,固定1名陪护。住院期间患者和陪护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时,请主动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并配合开展新冠肺炎排查工作。住院期间不得外出订餐,医院食堂可提供有偿订餐服务。

武汉市中心医院

1、关注武汉市中心医院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进行线上预约,或拨打医院预约挂号电话:82211521进行预约。在线预约挂号平台系统设置了流行病学史调查问卷,确认挂号信息时必须如实填写疫情防控有关的个人信息,未如实填写造成疫情扩散将依法追究责任。

2、到院患者必须佩戴口罩,在门诊入口处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接受体温检测。老年患者或无法提供健康码、行程码者,请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纸质证明、通信行程卡等给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无异常后方可进入门诊。诊区进行“二次测温”。

3、发热患者(体温≥37.3℃)、行程码显示中高风险地区返汉人员,由专人护送至发热门诊。行程码显示有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的非发热患者必须报社区,服从隔离管控措施。健康码显示红码的患者,由社区接离医院集中隔离。

武汉市第三医院

1、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经预检分诊后现场挂号就诊。门诊非急诊就诊患者实施分时段预约诊疗,提倡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预约、诊间预约、自助机预约、出院随访预约等,错峰诊疗,避免院内人员聚集。就诊当日持预约信息方可进入门诊候诊。

2、就诊做好“4个必须”: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扫、行程码必示。就诊时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老人及无智能手机就诊者,在人工通道的工作人员引导下如实填写流行病调查登记。体温异常(≥37.3°C)或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近期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汉人员,请直接至发热门诊就诊。

3、各专科线上问诊8:00-20:00开放,可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微信公众号“就医服务”——“线上问诊”发起问诊。

武汉市第四医院

1、就诊患者需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进行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就诊。一旦发现体温异常患者,由专人引导到发热门诊就诊。

2、住院患者在办理住院前,要求患者和陪护家属做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必要时检查血清学抗体和胸部CT,凭阴性结果才能办理住院。住进医院后,患者和陪护人员除外出检查等特殊情况不能出病区。

武汉市第六医院

1、根据现阶段防疫要求,来武汉市第六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和陪诊人员要求做到:“一米线”“四必须”。“一米线”:排队就诊保持 1 米以上安全距离,就诊不聚集。“四必须”:做到“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查、行程码必看”。

2、新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入院时,需持有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办理入院或留陪手续。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特殊时期,谢绝探视。

武汉市武昌医院

1、进入医院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主动出示行程码,配合做好体温监测。对于老年人或无法提供行程码者,请填写“就诊患者疫情告知与承诺书”。

2、严格遵守“一医一患一诊室”。在候诊、取药、缴费、检查时,请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人员聚集。提倡在“武汉市武昌医院”微信公众号实名制预约挂号,分时段预约就诊。

3、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陪者,固定1名陪护,需核实核酸检查结果、健康码、行程码、密接码、体温检查均正常。取消非病情需要的探视。住院期间不得外出订餐,医院食堂可提供有偿订餐服务。

武汉市汉口医院

1、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经预检分诊后现场挂号就诊。门诊实施分时段预约诊疗,避免人员聚集。健康武汉官微和医院微信公众号可预约7天内号源。

2、来院人员进院前请扫行程码,主动出示“健康码”,配合医护人员体温检测、流行病学史问询和预检分诊;就诊需全程佩戴口罩,呼吸阀口罩或未佩戴口罩人员不予进入。门诊严格执行“一人一诊室”制度,保持1米以上距离排队或候诊。

3、请主动告知以下情况:①近期有无中高风险区旅居史;②有无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肌肉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服从引导就诊,因瞒报、谎报造成疫情扩散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4、住院前必须进行核酸检测。住院患者及陪护持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办理入院手续;原则上住院患者限一人陪护。病区实行严格的24小时出入管控;患者及陪护人员不允许串访其他病区及病室;避免扎堆聚集,戴好口罩,勤洗手。

武汉脑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

1、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经预检分诊后挂号就诊。

2、来院人员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接受体温检测。遵守“一米线”等疫情防控相关措施。佩戴呼吸阀口罩或未佩戴口罩人员不予进入。

3、住院患者尽量不陪护,如需陪护,请遵守“一人一陪护”原则。特殊时期,谢绝入院探视。住院期间,患者及陪护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不在走廊、电梯等公共区域逗留、聚集,防止交叉感染。

武汉市血液中心

目前全市所有献血点正常开放,市民可在“武汉血液中心”微信公众号查询“今日献血点”信息,提前预约献血时段和地点,以避免献血点人员聚集。武汉血液中心也已启动“全预约”通道,10人以上可提供团体献血专车上门服务,团体献血可拨打以下电话进行预约:027-83601236;027-83698875;027-83637079

(周一至周日:9:00-16:00)。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1、到院就诊患者预检分诊时请您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除测温、出示健康码(绿码)、戴口罩以外,还需查验“行程码”,工作人员将进行核对。如近期您未到中、高风险地区,体温正常者可入院就诊。如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行程卡相关信息,请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的登记工作。

2、如近期内您有中、高风险地区的旅游居住史请主动告知工作人员,并随工作人员在指定隔离观察点稍候,等待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接。

3、住院患者需当日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方能收治入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1、根据防疫最新要求,到院就诊患者预检分诊时,除了测体温、亮健康码、戴口罩以外,还需新增查验“行程码”。

2、新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入院时,需持有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办理入院或留陪手续。

武钢二医院1就诊者请主动告知以下情况:近期有无中高风险区旅居史;有无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肌肉痛、腹泻等症状,服从引导就诊,因瞒报、谎报造成疫情扩散者将依法追究责任。2.患者或陪护人员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请遵循工作人员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并按相关要求进行相关检测。发热门诊就诊所有患者须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请勿擅自离开发热门诊。3.无智能手机就诊者可在人工通道的工作人员引导下如实进行流行病调查登记。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1、佩戴呼吸阀口罩或未佩戴口罩人员不予进入。就诊时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如确需陪伴,仅限一人,陪同人员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

2、若健康码为红、黄码请配合集中或居家隔离,解除隔离后方可正常就诊。若在隔离期间出现急性症状需就医必须由社区人员陪同到指定医院就诊。

3、住院患者及陪护持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办理入院手续。原则上住院患者限一人陪护,陪护固定不得随意更换,患者凭腕带、陪护凭陪护证进出,非医疗需要请不要随意进出病区,谢绝探视。

汉阳爱尔眼科医院

1、所有来院市民和陪护人员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并且准备好健康码、行程码,凭绿码方可进入医院。如有老人机、无微信、不会操作、无手机等问题,请在预检分诊处登记;市民来院就诊原则上只允许1名亲属陪同,且相对固定。

2、如有境外旅居史、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或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咽痛、结膜炎、腹泻、皮疹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请主动告知工作人员,并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按指定路线转相关医院就诊。

3、医院实行预约挂号诊疗,可通过电话热线、微信公众号分时段预约、实名制就诊。请按预约时间提前10分钟进入就诊区域。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

1、佩戴呼吸阀口罩或未佩戴口罩人员不予进入。就诊时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如确需陪伴,仅限一人,陪同人员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

2、门诊非急诊就诊人员实施分时段预约诊疗,错峰诊疗,避免人员聚集。预约挂号时须如实填写患儿及陪护人流行病史调查表,未如实填写造成疫情扩散将依法追究责任。

3、请主动告知以下情况:①近期有无中高风险区旅居史;②有无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肌肉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服从引导就诊,因瞒报、谎报造成疫情扩散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4、若健康码为红、黄码请配合集中或居家隔离,解除隔离后方可正常就诊。若在隔离期间出现急性症状需就医必须由社区人员陪同到指定医院就诊。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陈凌燕 郑晶晶 刘迅 晏雯 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