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区里大白刁供应充足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曹磊 通讯员 周小平 实习生 石环宇 陈宇豪
喜欢吃“香煎大白刁”的市民,最近有口福了。极目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因为肉质鲜美而备受市民喜爱的“稀有鱼品”大白刁货源开始不断增多,曾经一直喊高的身价也逐步下降。
目前在武汉三镇不少生鲜市场里,本地养殖出产的大白刁,身价甚至比家常的喜鱼头(鲫鱼)还便宜。
大白刁比四大家鱼身价还便宜
8月2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汉阳七里庙附近生鲜市场,在水产区里看到,几个档口正在销售的本地白鲢、鲫鱼、鳊鱼、草鱼等家常鱼供应充足,但价格依旧保持着比较高的水平。
其中,“胖头”鱼11.5元一斤,草鱼9.5元一斤,最受市民欢迎的鳊鱼和“喜头”鱼分别卖到了15元一斤和18元一斤,让大家直喊“太贵”。
“现在吃大白刁最划算,可以搞两条回去烧着吃。”在一家水产档口前,老板余师傅向街坊们推荐起来:“大白刁的肉比家常鱼要嫩得多啊,还只要11块钱一斤,相当划算。”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现场不一会儿就有人询价和购买大白刁。市民王先生挑了两条大白刁说:“这几天鲫鱼都卖到18块一斤了,这大白刁吃起来就轻松多了。”
特色鱼种与家常鱼种配合出水
当天下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新洲仓埠福临村的水产养殖大户吴文清。根据他的介绍,这几年来,鲫鱼越来越不好养殖,并非技术不过关,而是鲫鱼难以适应市场:“鲫鱼的个头太小没人买,个头太大也没人买。”吴文清说,去年底时,索性把最后一批次鲫鱼赶在春节前全部收网低价出货,今年为适应市场,缩减了鲫鱼养殖量。现在汉产大白刁集中上市,既好卖,价格也还很不错。
蔡甸桐湖水产养殖大户熊秋红则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整个养殖区长势喜人。尤其是大白刁的起水能够更加丰富市场供应,在“四大家鱼”的养殖期里实现可观的收入:“毕竟家鱼的养殖周期长,要花七八个月时间才能上市,大白刁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本地养殖让大白刁成为家常鱼
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专家介绍,大白刁以前在武汉市场是个“稀罕物”,市面上卖的同类鱼品大多需要靠外地调拨,所以价格较贵。
正是因为供应较少,价格较高,过去来到武汉的大白刁多供给酒店和宾馆,普通市民一般在大众流通市场里很难买到。“目前武汉市场上卖的,多是汉产大白刁品种,学名叫做‘杂交鲌先锋1号’。”专家介绍,这种汉产大白刁不仅肉质鲜美,养殖成本低,而且生长周期短,市场售价往往在每斤10元到12元,在特色鱼品中不算太贵。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介绍,大白刁生长在长江流域一带,与鳜鱼一样,基本是吃荤,本身的肉质更好,味道更鲜。近年来,本地水产部门加大汉产大白刁培育,在武汉六个新城区水产养殖基地都有汉产大白刁规模养殖,除能供应武汉地区需求外,还销往河北、河南、安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