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通讯员田娟、齐剑东)8月2日,刘先生遭高压电击伤,命悬一线。同济医院创伤外科、口腔医学中心颌面外科、麻醉科、护理部多学科合作,精心救治两个月,刘先生死里逃生。目前恢复顺利,马上就可以出院。
5月26日,57岁的电工刘先生(化名)在进行作业时,意外受到万伏高压电击,右手肢端和头皮受伤变焦黑,被工友送到当地医院抢救,因伤情过重,又立即转院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入院时,刘先生全身多处灼伤剧烈疼痛,头部及右上肢为甚,头部及胸部CT显示顶骨骨折,右顶叶出血,颅板积气,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胸腔积液,病情十分严重。
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高伟介绍,入院时,刘先生皮肤表面看似损伤小,但实际上皮肤深部组织损伤严重,治疗期间他持续发热,右肢末端坏死、头皮大面积坏死、大量坏死液流出。期间,创伤外科团队对刘先生暴露的伤口进行了5次清创、引流,2次截肢手术。不幸中的万幸,刘先生保住了性命。但由于电击伤,刘先生头皮坏死缺损面积巨大,修复头部皮肤缺损“迫在眉睫”。
口腔医学中心医疗主任陶学金教授说,高压电伤致使刘先生的头皮大面积电烧伤严重,缺损面积达27×19厘米,比两个成人手掌的面积还要大很多,电灼伤直接伤到头骨,部分颅骨坏死。而长期头骨暴露增加再感染的风险,虽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暂时的保护,但绝不是长远之计。如果不及时处理部分坏死且暴露的颅骨,患者生命堪忧。
经过仔细研究、反复讨论,陶学金教授团队最后决定采用患者双侧大腿外侧的游离皮瓣一次性修复头皮缺损,减少多次手术的风险。
7月12日,一切准备就绪,手术正式开始。手术中,面对如此大面积的皮瓣移植,医生高伟创新性的提出,通过在患者头骨上打多个小孔,让皮瓣组织“长”入颅骨小孔里,内外肉芽生长如同“铆钉”一样,可以让皮瓣“固定”。近8个小时手术,医生在显微镜下屏气凝神、耐心细致地操作,如绣花一般将5根脆弱的血管一点点缝合好,手术顺利完成。目前刘先生康复顺利,马上就可以出院了。
陶学金教授说,刘先生能够救治成功,关键在多学科团队合作,发挥医院综合能力。此外,一提到口腔医学中心颌面外科医生,大众可能会认为就是印象中主要治疗牙齿的“牙科医生”,这是误解。其实,他们主要治疗头颈肿瘤(比如舌癌、牙龈癌、颊癌等等)、颌面部创伤、面部整形等,这一认知需要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