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指着鲍慧芬家的水稻田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 河南正阳报道
为了给考上高中的孙子孙女交学费,为了早日还清外债,为了赚钱贴补家用,她们离开河南的家乡,奔波千里,前往青海采摘枸杞。
然而,美好的愿望在青兰高速甘肃平凉段戛然而止。7月26日下午2时10分,一起重大车祸中,13人失去生命,47人受伤,有人至今躺在医院重症病房。
这些采摘枸杞的农民,来自河南正阳县多个乡村。村民说,农闲时农村妇女都会想方设法出去打工赚钱,只能做些采茶叶、打枣子、摘枸杞之类的辛苦活,没想到这次出了大事。
困难家庭的顶梁柱
7月29日上午,小雨。
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大林镇叶庙村前黄寨一排农宅门口,宋春燕和几名村民情绪低落,正聊着邻居鲍慧芬的不幸遭遇。
鲍慧芬家距离宋春燕家只有几米远,如今大门紧闭。家门前一棵柿子树上结满柿子,不远处,鲍家农田里的水稻正茁壮成长。
这原本应该是一个丰收季,可惜鲍慧芬没有等到这一刻,她在7月26日的甘肃平凉车祸中不幸身亡。
“她这一辈子辛辛苦苦,没享过什么福,现在却遭遇这样的事。我这两天伤心得都吃不下饭。”宋春燕说。
今年65岁的鲍慧芬老实本分,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丈夫年轻时在煤矿打工,家中十多亩土地全靠鲍慧芬操持。
鲍慧芬有一儿一女,女儿已远嫁外地,儿子从小身体不好,成年后身高不到1.5米,几乎没有劳动能力。
“水稻田抽水、打药、施肥,小麦播种、收割等农活基本上都靠她自己,有空时她还会帮人干农活,赚点钱补贴家用。”宋春燕称,鲍慧芬的儿媳妇十多年前生下一对儿女后离家出走,孙子孙女完全靠鲍慧芬抚养长大,今年双双考上了当地高中。
“她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丈夫几年前患上风湿,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这个家都靠她在支撑着。她性格好,家里种的菜经常送给左邻右舍吃。”一位村民叹息。
7月24日,鲍慧芬动身前一天晚上,宋春燕曾劝她别去摘枸杞了,太辛苦。鲍慧芬说,不去不行啊,孙子孙女要上学,要为他们赚学费、生活费。
“虽然一辈子辛苦,但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你看看,这是7月12日她在家拍摄的视频,她笑得多开心啊!希望她一路走好。”宋春燕打开鲍慧芬抖音账号里面的一段视频,反复观看。
想赚钱早点还外债
在大林镇李寨村村民关女士的眼里,妯娌涂丽(化名)同样是一个苦命的女人。
涂丽,53岁,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尚未结婚,都在上海打工。
在农村辛劳了一辈子,涂丽这次去青海,本想赚点钱还债,却不幸遭遇车祸身亡。
涂丽家中有近20亩土地,由于种地挣不了多少钱,农闲时她就会外出打工。
关女士介绍,年轻时涂丽在工地做小工,在厂里做过工人。现在年龄大了,加上不识字,进不了工厂,只能摘枸杞,这是她第三次到外地摘枸杞。
四年前,涂丽家花20万元买了现在的房子,加上装修,不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借了些外债,现在还欠几万元。
“咱们一个村的人,没几个比她吃苦吃得多,摘枸杞很辛苦,没多少人能受得了,她却已经出去干了几回。”关女士介绍。
宋春燕认识涂丽多年,“她辛辛苦苦将两个儿子培养成大学生,还没帮他们成家就走了,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十多次电话劝不下母亲
7月29日上午,叶庙村村民方女士和刚刚从上海赶回老家的弟弟在家中心急如焚。他们的母亲宋玉芳是这次车祸的重伤者之一。
事发三天后,他们想尽办法也未能和母亲通上话,只知道母亲已经转了几次医院,目前仍未恢复意识。
方女士和弟弟一直想尽快赶到事发地,可因为交通不便,他们只买到了29日下午3时的火车票,还需要辗转三次才能到达。
方女士介绍,母亲宋玉芳今年73岁。5年前,父亲中风偏瘫在床,都是母亲一人照顾,直到去年9月父亲过世。此后,母亲独自在家生活,种着3亩地,主要种水稻和小麦。
眼下,正是农闲时节,不久前附近彭庄一个女工头来村里招募摘枸杞的妇女,多次劝说母亲参加,母亲想赚点钱,于是报了名。
母亲曾告诉方女士,这次摘枸杞约需要50天,估计能赚五六千元。
7月26日下午2时,方女士给母亲打电话,问母亲到了目的地没。通话中母亲说次日才能到,还嘱咐她照顾好家里的菜地。
没想到,挂掉电话十多分钟后,事故就发生了。
方女士的弟弟说,招工的工头最初找他,希望劝他母亲去外地摘枸杞,他当场就拒绝了,因为家里并不缺钱。
他离家后,得知母亲打算去青海摘枸杞时,曾先后十多次打电话,劝她不要去,但未能说服母亲。
他有些不解:“可能母亲辛苦了一辈子,闲不住吧。”
“没想到这次出了大事”
“母亲是我们家的天,没有了她,家就不像家了。”叶庙村村民黄刚的母亲肖美芝,在车祸中手臂和头部受伤。
和其他重伤者不同的是,她已经和儿子黄刚通过电话。
肖美芝今年50岁,丈夫9年前过世后,她将土地交给亲戚,独自出外打工。靠着打工挣的钱,肖美芝辛苦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还帮他们成家立业。
去年黄刚结婚,母亲从广东回到老家,帮他张罗婚事。几个月前,他的女儿出生,母亲又帮忙照顾。
不久前,工头到村里招募村民前往青海摘枸杞,肖美芝准备参加。黄刚觉得摘枸杞辛苦,多次劝说母亲不要去,但母亲执意前往,他只好同意。
“摘枸杞非常辛苦,成天在外面吃,在外面喝,风吹日晒的,一般人吃不了这个苦。”黄刚说。
极目新闻记者走访获悉,在大林镇和铜钟镇等多个乡镇,有多位村民参加了这次打工之旅,其中有三人不幸遇难,十多人受伤。
河南一名工头李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每年她都会组织农民到甘肃、青海摘枸杞。甘肃枸杞的采摘时间为7月20日至8月初,青海枸杞的采摘时间为8月初至10月初。今年每公斤枸杞鲜果的采摘价格为2.2元,普通民工每天大约能采摘100公斤,熟手每天能采摘140到150公斤。干活期间,采摘者的生活住宿全都由工头解决。这些民工主要通过熟人、朋友介绍。其他人介绍的民工,她可以给介绍者一定的介绍费。如果去的民工较多,她就会安排专车接送,如果人数少,就安排乘火车前往。
业庙村村民高先生介绍,叶庙村有2000多村民,每户村民平均有10多亩田地,主要种水稻和小麦。但种地收入有限,只够勉强维持生计,村里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只有老人留在家中种地,或照顾小孩。
高先生说,每年七八月份是农闲季节,村里有劳动能力的妇女都会想方设法出去打工赚钱。她们年龄大,大部分人没读过书,进不了工厂,能干的活不多,只能做些采茶叶、打枣子、摘枸杞之类的辛苦活。
“唉!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事!”高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