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涛:县委县政府作出的承诺,绝不开“空头支票”

荆楚网 2021-07-20 21:13

通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涛介绍有关情况。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孙方成、张永红)全县12个乡镇205个村(社区)全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1217项政务服务事项(县级994项、乡镇163项、村和社区60项)全部实现在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100%……

7月20日,咸宁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会上,通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涛介绍,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企业方便不方便、服务高效不高效”,作为衡量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评判标准,主动为市场主体增活力、为人民群众添便利。

真招实策通堵点

吴涛说,全面落实“一窗通办”,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改扩建,审批事项“应进必进、应进尽进”,企业和群众办事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

完成“一网通办”,全县12个乡镇205个村(社区)全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1217项政务服务事项(县级994项、乡镇163项、村和社区60项)全部实现在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100%。

下一步,通山县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推进2个省级、3个市级和8个县级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试点,着力服务再提速、改革再深化。

此外,该县还将落实“县乡村三级”和“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清单,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水电气接入外线工程”并联审批和限时服务,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政策之外无收费。

真情服务破难点

2021年以来,通山县深入开展“大走访、大督查、大落实”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领衔包保项目制度,定期深入企业车间和项目一线,积极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推项目快推进、早投产,帮助企业拓市场、提效益。

吴涛介绍,通山县先后召开企业座谈会35次,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办公,点对点解决难点、热点问题94个;持续深化“驻企特派员”一对一帮扶制度,选派百余名业务骨干驻点企业帮扶,累计帮助化解难题2000余个。

下一步,通山县继续推行招商引资首位责任制和“驻企特派员”服务机制,创新推行招商项目“秘书制”“代办制”,严格落实“一企一策”,深化完善“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领导包保、一个责任单位落实、一套工作专班服务”等服务机制,全面为企业生产、项目推进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帮办服务,当好“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

真金白银治痛点

据悉,通山县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民营企业座谈会”系列活动,发放助企贷款478笔25.27亿元,新增延期、续贷展期贷款160笔2.47亿元。

该县还发挥担保平台作用,为36家企业提供应急周转资金8708万元,为167家中小微企业担保融资23187万元;支持创业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笔837万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成退税578.95万元,减免税收1028万元、社保降费315万元,有力助推了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发布会上,吴涛还代表通山县委、县政府,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凡是上级出台的惠企利民政策,我们一律第一时间集中梳理、第一时间分类兑现,坚决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凡是落户通山的企业项目,一切审批事项、证照办理,一律做到全程代办;凡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承诺,我们坚决说到做到,绝不开‘空头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