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吴家四代为烈士寻亲72年 河北邯郸籍烈士乔凤山终于可以回家了

楚天都市报 2021-07-20 07:35

乔爱民怀抱乔凤山烈士的遗骨与吴家人站在村口话别

河北邯郸市永年区双拥办和退役军人事务局送来牌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成昱勋 通讯员 孔帆升

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乔凤山,为解放全中国长眠在异地他乡——湖北通山;一名素不相识的通山农民,为乔凤山捐出自己的棺木,还嘱托后人为烈士寻找亲人。从此,一家四代接力为烈士寻亲。72年后,河北邯郸传来消息,烈士的亲属找到了!

7月18日,邯郸市永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乔凤山部分近亲属等来到湖北通山,将乔凤山烈士遗骸回迁永年烈士陵园安葬。

72年接力 一家四代找寻亲人

1949年7月的一天,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士乔凤山,在一场与国民党残余势力的遭遇战中身中数刀。他与战友撤离至赤城村城坑吴庄时,已奄奄一息,在说出自己的籍贯后便不幸牺牲。

战友们准备就地安葬乔凤山,一名叫吴兴发的村民捐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柏木红漆“十二莲花”棺木。乔凤山被安葬后,吴兴发和村民们一直敬仰英雄,把他当作亲人,年年为他扫墓祭祀。

据了解,吴兴发的三哥吴守信1927年参加革命后一直下落不明,感同身受的吴兴发决心帮乔凤山找亲人。临终前,他把这个未竟的夙愿嘱咐给儿子吴福生。自此,吴家开始了祖孙四代长达72年的接力寻亲之路。

不仅仅是吴兴发一家四代,赤城村里的老少都知道乔凤山的故事。随着网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的通山老乡通过微信群加入到寻亲的队伍。而寻亲,也慢慢从吴兴发一家四代变成了更多人的义举。

今年初,在通山籍外地干部的帮助下,乔凤山家乡的准确地址被找到,应该系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讲武乡乔七方村,寻亲有了突破性进展。

随后,微信群里的热心人士吴新明联系到一名在河北邯郸的通山老乡,终于查到了关于乔凤山的信息。邯郸市永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经过查证,乔凤山的身份水落石出:他原名乔上海,字凤山,1924年出生,是四野第40军的一名战士。

烈士回家 村民送他最后一程

为烈士圆梦,是赤城几代人的愿望。长眠通山72年,许多村民早把乔凤山当亲人,每年都有人自发为他扫墓。近来,听说烈士即将回归故里,不少离村居住的族人,从外地甚至外省赶回来,送烈士最后一程。

村里70多岁的老人吴碧仙,自认乔凤山为义父,坚持为他守墓50余年。在烈士坟头,吴碧仙摆上酒肉与水果,斟上酒,跪拜、作揖,然后抚摸着新碑哭泣,她哽咽道:“爷呀,您为革命牺牲,如今国家政策好,家乡人来接您回去,您欢欢喜喜回家,光荣回家吧。”

吴兴发的曾孙吴高尚带着一家人从贵州赶回通山,他说:“找到乔凤山烈士的亲人,是我家几代人的愿望。如今愿望成真,我感到很高兴,所以也带着孩子一起来为烈士送行,让下一代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为他寻亲、扫墓,让烈士在异乡不孤单。你们就是咱的亲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谈及寻亲历程,乔凤山烈士的侄儿乔爱民同样感慨万千。他说,乔凤山为国牺牲,家里人都以此为荣。这次到咸宁通山来,一是接乔凤山回家,二是来看看他牺牲的地方,还要当面向吴家表示感谢。

村头的路两旁,闻讯而来的数百乡亲眼噙热泪,依依不舍,挥手送别,目送烈士英灵远行。

两地牵手 烈士墓前再立新碑

7月18日,从河北邯郸来的10余人在绿色的山垅里穿梭,赶往湖北省通山县赤城村城坑吴庄,拜祭牺牲了72年的解放军班长乔凤山,慰问为烈士捐棺与扫墓的人。

下午1时,城坑下起小阵雨,雷声与冲天雷烟花、鞭炮声齐鸣,为乔凤山烈士起坟,挖出一颗手枪子弹,58颗步枪子弹、1个小型玻璃瓶、1个皮带夹,还有未腐掉的部分棺木。

“叔,回家了、回家了……”雨中,乔凤山的侄儿乔爱民怀抱着烈士遗骨,准备启程回家。

当天下午,乔凤山的遗骸迁出后,邯郸市永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永年区双拥办工作人员,在烈士墓原址竖立了一块重新制作的纪念碑。据资料记载,乔凤山是永年区1875名在册烈士中的一位,并将成为永年区烈士陵园建成后第一位回迁的烈士。

“这次追寻烈士的足迹来到通山,深深感受到通山人民对烈士的敬爱,将把通山人民这种崇尚英雄、拥军爱军的精神带回永年。”永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单永涛介绍,重新立碑是为了感谢通山人民的守护,铭记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也是为了缅怀烈士功绩,传承革命精神。

■ 链 接

1949年7月,通山县刚解放不久,国民党残余势力“大刀会”还在通山县兴风作浪,拒不投降缴械。

解放军四野514团负责剿匪,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芭蕉湾出发在东坑源与敌交战。由于枪械少,与匪徒展开了肉搏战。虽全歼顽敌,但牺牲了多名解放军战士。身为班长的乔凤山在搏斗中,被匪徒砍中数刀,鲜血直流。

为抢救乔凤山的生命,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他,在当地人带路下,由乌坑垅到下阮,经雷公尖到内吴湾,欲抄近路赶去县城医治。他们一行在山路上颠簸,走了十几里到达城坑,乔凤山疼痛的呻吟声在山谷回响,吓得百姓们跑到屋后山躲藏。得知这支部队是自己人后,大家回到家生火做饭,给马喂玉米饲料,看望受伤的军人。

乔凤山伤势严重,一路上又无医疗救护,失血过多,军衣全被鲜血染红了。奄奄一息之际,他对战友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籍贯。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