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华中师范大学追光实践队来到了咸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助力赤壁市关爱少年儿童“希望家园”公益项目,引导高校青年以实际行动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教育,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时代责任的良好风貌。
对于大多数乡村家庭的少年儿童,暑期是一个没有老师指导与父母陪伴的“空档期”。因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行为约束,每年溺水、交通事故、虫蛇叮咬事故等案例频频发生。羊楼洞村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难以满足学生在新时代下学习与成长需求,华中是师范大学打造的“希望家园”便是为乡村少年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安全自护、心理关爱等服务的公益项目,也是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重要路径。
追光实践队自2018年开始助力赵李桥镇羊楼洞村的“希望家园”项目,至今已服务四年,累计参与大学生志愿者80余人,当地报名参与的少年儿童300余人。今年,为切实落实“希望家园”的具体内容,做好暑期托管服务,追光实践队结合华师大信息管理学院的专业特色,设定了“e启学”支教托管计划,高校青年与少年儿童一起学,共同学,教学相长,启发思辨学习能力,充实乡村少年儿童暑期学习与生活。围绕该计划,追光实践队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托管、家访等服务,以实际行动爱心助教,助力乡村少年儿童的学习与成长。
羊楼洞村是一个人数较为密集的村落。村民们对“e启学”支教托管计划充满了热情和期待,并积极踊跃报名。一是课堂能免费为孩子们进行课业辅导、素质教育、艺体课程等,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是村里没有兴趣班、培训班,家长忙于农务或工作无暇顾及学生安全和学业发展,这种途径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学业难”等问题。今年,追光实践队共有23名志愿者,74名少年儿童报名参与到项目中来。
关于“e启学”支教托管计划,怎么“托”?怎么“管”?对此,追光实践队有着丰富的支教经验,充分做好了课程设置、人员分工、安全预案等项目策划。志愿者“一对多”联系学生,与家长对接,保证家长接送安全到位,并开展家访工作,调研学生及家长需求。结合学生的暑假作业,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开设语、数、外、音、体、美等趣味性提升课程;围绕学生素质教育,开设爱国情怀、安全自护、卫生健康、传统文化、劳动实践、心理辅导、思维拓展、课业辅导等教育讲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内容把思想性、引导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有机融合起来。同时,在今年的课程中,追光实践队队员将会为学生们讲述党的百年故事,组织参访红色基地,以多样化的形式宣传党史学习与爱国教育。充实少年儿童暑期学习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难忘且有意义的假期。
追光实践队的到来,给羊楼洞村的村民和少年儿童注入了青春力量,在助力脱贫攻坚、关爱少年儿童、探索暑期托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该平台也为高校青年提供了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机会,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党史学习实践,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湖北日报通讯员肖丽霞、陈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