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能手朱宏宇:筑梦世赛,用勤奋淬炼人生华彩

2021-07-15 14:31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徐蕾 实习生 饶星琳 通讯员 刘拥军)湖北省2021年“迎世赛 点亮技能之光”暨7.15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推广活动于7月15日开启,本次活动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开展为期一周的宣传。7月15日,来自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的朱宏宇应邀参加“世界青年技能日世赛先进事迹宣讲”直播活动,与大家分享他筑梦世赛,用勤奋淬炼人生华彩的技能人才。本次直播吸引了51.4万人次在线观看。

从接受正规的技能训练到现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朱宏宇先后获得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湖北省选拔赛第一名、全国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他说:“是技能成就了我的梦想,是世赛点亮了我的人生”。

图为:朱宏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世界技能大赛项目)中获得铜牌 通讯员供图

心向榜样 携梦远航

从一名懵懂少年,蜕变成一位技术青年,是榜样的力量一直在激励着他。朱宏宇了解到,学院有三个湖北省世赛项目集训基地,其中重型车辆维修项目是国家级集训基地,已经培养出了全国冠军吴杰等8名世赛项目国家集训队队员。吴杰不仅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还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接见,是他心中当之无愧的“湖北世赛第一人”。学长的事迹让他深受触动,人生中第一个奋斗目标在他的脑海中变得明晰起来 ,拼搏进取、逐梦世赛的种子也就此在心中生根。

也是在这一年,学院汽车工程系世界技能大赛项目招募大赛班梯队选手,他开始作为梯队队员,加入汽车技术项目大赛班,和其他同学一起为参加世赛做准备。

朱宏宇参加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通讯员供图

砥砺初心 另辟蹊径

随着不断的学习训练,他逐渐意识到汽修专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较强,在相同的训练下,和经验丰富的学长相比自己不占据任何优势,参加世赛的机会更加渺茫。在参加世赛的梦想与自身条件受限的现实的差距中困惑之际,班主任余珍凤老师给了他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建议:“去参加对新技术掌握要求高、专业上升空间大的重型车辆维修项目大赛班”。老师的建议如同一汪泉水,浇灌了他心中理想的嫩芽,给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为了心中的梦想,他在进班时自己定下了“入选世赛集训队,成为省赛正式选手,向世赛迈进”的目标,在训练中更加积极主动。勤奋刻苦、执行力强、可塑性大的他,被教练发现,将他作为候补加入了省赛集训队,圆梦世赛的种子在他灵魂深处开花,锻造工匠精神的信念也愈发坚定执着。

全力以赴 淳道精进

备战湖北省选拔赛的时候,正值五月,实训棚热的如蒸笼一般,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朱宏宇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节奏和严酷的训练环境让他累得筋疲力尽,但自律的意识告诉他要分析整理当天的训练内容,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制定第二天的学习计划。“排名前进一名就是进步,追上两人就是胜利”他一边这样鼓励自己,一边继续紧锣密鼓的继续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勤奋好学和老师的悉心教导,他在湖北省选拔赛中脱颖而出,拿下第一名的好成绩,为自己赢得了一张重型车辆维修项目比赛全国选拔赛的“入场券”。

赛事平台高了,意味着竞争压力也更大了。教练团队开始慎重选拔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全国选拔赛。“我不是那个天赋最好的选手,我只能笨鸟先飞跑在前头。”朱宏宇开始自己刷经验,适应客场作战气氛,自己摸索突变场景的应对方法,凭借着脚踏实地、全力以赴的闯劲,他最终被确定为代表湖北省参加国赛的选手。开始了赛前冲刺训练。

寒冬腊月,实训场地零下的气温,各种工具握在手上刺骨的寒冷,头上急的直冒汗,脚板和手掌却是透心凉……他每天要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反而更加认真的专注于比赛。在每天面对认清元器件的位置、线路走向、排除机器故障点的重复单调的集训过程中,加强了他的赛事素养和操作水平。

匠心独运 筑梦世赛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项目比赛正式打响。历时三天,虽然赛场气氛紧张,但是开局不利的意外并未对他的后续比赛造成太大影响。优秀的选手总是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按照平时训练的节奏,他继续完成了液压工作装置、新车交付检查、柴油发动机系统几个部分的比赛。圆满完成了赛前预定的最高目标任务,为湖北省代表队夺得了一枚铜牌。

站在领奖台上,朱宏宇感慨万千:“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技能大赛为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技能的广阔平台。希望更多像我一样来普通家庭的孩子们,都能学会一项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更好地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大潮中去,实现自己的‘技能梦’”。

据了解,“世界青年技能日世赛先进事迹宣讲”直播活动,先后邀请了多位技能大师和国赛选手,分享他们刻苦训练、个人成长的精彩故事,激励更多青年倾注匠心,苦练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