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进烟厂,由他们去吧!

楚天都市报 2021-07-15 08:54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近日,一则河南中烟的大学生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引发网友热议。名单中拟录用人员的毕业学校,不乏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等985、211名校,硕士研究生也为数不少,这和“一线生产操作岗位”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据7月13日《时代周报》)

每次名校、高学历与基层岗位的反差,总能引起议论:是不是大材小用了,是不是浪费人才。诸如名校博士生去中小学当老师,城管招人要本科学历,研究生毕业去做房产中介等。不久前,大学副教授去中学当老师,也成了“人往低处走”的话题。其实,这都是正常的就业选择。

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拿就业来说,有人求安稳,有人爱挑战;有人图高薪,有人喜自在;有人追求表面的光鲜,有人宁愿实际一些。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选择。只要是自主的选择,就无可厚非。况且,个人的想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图稳定考了公务员的,时间一长又嫌缺乏新鲜感,会有其他选择。也有的在外打拼久了,又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都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多的解读。

“一线生产操作岗位”是否需要高学历人才,漯河卷烟厂一名工作人员说:“企业、岗位、工作内容都摆在那里,名校的学生愿意来,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这话也是符合实际的。人家愿意来,你总不能拒人于门外吧。

烟草行业待遇相对较好,一些毕业生选择先进烟厂工作,在一线熬几年,等待机会提升,这也正常。时间会做出选择,有人熬得住,有人熬不住,也不必看一时的“人才济济”。又如卷烟厂工作人员所说:“现在各行各业都很辛苦。”

这也是实话,行行饭难吃。从大学跳到中学当老师,逃避论文与科研的压力,中学又有教学与升学的压力,也不是可以“混”的。无论一个人如何选择,尊重他们的自主意愿就行,人才自由流动的时代,这都是正常的流动。

声 音

红星新闻:如果单纯视一线岗位为跳板,只等着“提拔”的机会,则可能陷入缘木求鱼的境地。

光明网:作为个体来说,职业选择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从社会层面看,还是值得深思。

绘图/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