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医美机构客服向记者展示小腿肌肉阻断术案例图。
北京这家美容机构声称可实施小腿肌肉阻断术。
术后几个月,赵柯的小腿肌肉确实变软了,但代价是:她余生将永远无法久站,也与剧烈运动无缘。赵柯所在的“小腿肌肉阻断术”维权群已经安静了很久。
多位三甲医院的医生专家告诉记者,小腿肌肉阻断术从未被列入原卫生部下发的《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手术内容更是违背了医学伦理。神经一旦切断几乎无法恢复,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整容就像赌博,无知者无畏”
从网络平台上看到小腿肌肉阻断手术的帖子,到躺到手术台上,赵柯只用了一周。
小腿肌肉阻断术,学名又称胫神经腓肠肌肌支离断术,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永前告诉记者,该手术瘦腿的原理是靠切除小腿腿肚部分腓肠肌神经,让肌肉失去活动的功能而自然萎缩,从而达到瘦小腿的目的。
王永前指出,最早提及小腿神经阻断术的文献来自法国一名医生,发表于1985年,目的是治疗因脊髓损伤或脑损伤而形成的马蹄内翻足瘫痪。记者查阅发现,该文献中的手术患者样本仅为52人,超过半数需要辅助手杖或轮椅才能行走。
在中国,将此种治疗手段运用于医疗美容探索出现于2005年前后。“确实存在一些探索性质的临床试验报告,但这种试验都需要伦理报批,并不可随意实施。”王永前表示,“对于医生来说,一个最基本的守则就是不要对患者造成损害,而为了瘦小腿去做小腿肌肉阻断术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已经不符合伦理了。”
在含有小腿阻断的套餐中,最常见的是“小腿阻断”+“大腿吸脂”,定价3万至8万不等。在一家医院的宣传中,“腿形矫正项目”下设大小腿吸脂、填充、瘦腿针、肌肉阻断等二十余种复合解决方案,目的是打造一双“漫画腿”“筷子腿”。
赵柯铁了心要做手术。回忆起麻醉失去意识前的最后几分钟,当时的她并不害怕:“大概是无知者无畏。”
几小时后,赵柯被推出手术室,她的膝盖内侧多了两条长为2厘米的血痂。术后头几个月,她的小腿肌肉确实变软了,但代价是:她余生将永远无法久站,也与剧烈运动无缘。
“整容就像赌博”,这6个字一遍遍在医美术后交流群里传播,“只是每个人在上台之前,都期待着自己不是做毁的那个。”
免费手术后成为医院“案例”
吸引“赵柯们”的帖子大部分发表于社交平台上。帖子强调手术的正向效果,比如“效果非常满意”“腿变直了就是好看”等。
生活类博主郑心怡便是其中一个发帖人。她是这条产业链中,比消费者更靠上游的一环。在医院与她签订的合同里,她被称为“案例”。
2019年,21岁的博主郑心怡收到了一条陌生私信。内容是愿意免费为她做吸脂直腿手术,手术前后的照片将被用于医院优秀手术案例。同时,郑心怡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写一些自己的正面术后反馈提供给机构方做发帖素材。
郑心怡从未在自己的微博账号里表达过想要做医美手术。按照健康标准,她并不算胖——身高1米63、体重50公斤。只是腿上一直有“很结实的肉”。在手术前,她的小腿围是36厘米——这是她每次修片中的老大难。
她有些“上头”。考研结束的第二天,郑心怡前往该医美机构报到。但等待她的,却不仅仅是抽脂这一单项;医生在看过她的腿形后,为她“量身定做”了一套更贴合她个人情况的方案:大腿一个对策,小腿一个对策,一台手术解决两个问题。
郑心怡听不太明白,“隐约是和抽脂难度一个级别”。但她也不太在乎——在医生嘴里,多加一个项目完全不在话下,况且也是为了追求效果好。
在出手术室后,郑心怡终于反应过来小腿神经已被切断。她在护士的帮助下量了一次腿围,35厘米,比术前缩减了1厘米。
郑心怡遵循医嘱,穿上了术后修复强压塑形裤,一步步走得像老太太一般缓慢,“动一下都疼”。最开始几天,她每一次花在上厕所的时间均超过了20分钟。几天后,郑心怡看到了自己的手术前后对比图被贴在了机构账号里。
切断几条神经全靠院长经验
记者预约了其中一家位于北京东城某写字楼三层的医疗美容机构。咨询师告诉记者,小腿肌肉阻断术售价39800元,适合肌肉腿人士。对方称,直腿术当天面诊、手术,第二天就能出院。
“术后前两天会有些刺痛感,但可以忍受。小腿肌肉阻断术多是年轻女孩来做,挑个周末,还不耽误周一上学上班。”当记者问及会切断几条神经,咨询师进一步回答:“没有确切标准,靠院长经验决定。”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烧伤整形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甘承告诉记者,小腿肌肉阻断术并未被列入《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更谈不上可以开展。目前,国内的正规医院整形科均不提供小腿肌肉阻断美容外科项目。“这项手术并没有进入大家(整形外科医生)的视野,也没有人去研究它。”
甘承表示,小腿肌肉阻断术在操作层面其实要求不高,只需要分辨出收缩的是哪条肌肉、切断神经时需谨慎。“这也是大家了解到的炒得很热的手术都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前景非常美好,有一个很好的噱头,同时技术门槛不高。”
同时,小腿肌肉阻断术只是切断部分神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永前指出,正是因为没有标准化流程,主刀人在手术台上的自主判断将直接对术后效果产生影响:“离断得少,肌肉受影响就小一些,但是瘦小腿的效果也小;离断得多,肌肉的运动功能又会损伤得多。”
手术后,赵柯的右脚陷入了短暂的麻木。神经切断后,整条腿似乎都出了问题:“膝盖发软,动不动都感觉自己要跪在地上”。一年后,她的小腿肌肉再次变硬,反弹了回去。
术后一年腿围反弹半厘米
手术后整一年,郑心怡又一次量了自己的小腿围:35.5厘米,与手术后即刻量的腿围相比,又反弹了半厘米。
腿围变化不大,可其他部分改变则是巨大的。“不能久站,没力气”,郑心怡如此形容手术后的一年,她一天的站立时间上限不能超过三小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严明表示,神经一旦切断很难再生,切断的那部分功能就会直接丧失。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赵柯身上。她腿弯处的疤痕在术后感染,反馈给微信客服后,对方只让她自行消毒解决。等到伤口愈合,疤痕早已变成了增生,她的腿弯处将永远留有一道黑色的凸起。现在,赵柯不能再剧烈运动,同时陷入了日日水肿的痛苦中。
阻断术后的小腿永远无法恢复如初:神经一经离断,再次接上便是世界性难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童娟告诉记者,神经支配如果出现问题,复健的方向只能考虑代偿,即通过其他肌肉来弥补这部分肌肉的功能,但这会让小腿下段凸出。这也是医生们猜测的阻断术后遗症之一:小腿内侧的肌肉随着神经切断而平缓下去,但为了弥补其缺失的运动功能,外侧的肌肉只能二次发育变大,形成O形腿。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新京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