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7月13日讯 8年前在一家医院体检发现肝脏巨大血管瘤,医生认为肿瘤巨大无法手术切除,在做过一次介入治疗后,家住洪山区的华先生就没再复查,直至近两年,他腹部逐渐隆起,犹如怀胎十月,辗转多家医院疗效不明显,今年6月底到湖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终于卸下了身上的包袱。
华先生血管瘤CT影像学资料。医院供图
华先生今年62岁,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检查后发现,其肝脏巨大血管瘤竟然已经长到最长径35厘米,且已横跨腹部,由上腹部延伸到盆腔。
针对华先生的病情,该科主任尹涛邀请各专业专家进行多学科(MDT)讨论,大家认为手术风险非常大,难度在于特大血管瘤如何完整搬动游离,如何处理血管瘤下方的入肝主要血管,如何减少手术的创伤,减少出血。但是要挽救患者必须迎难而上,只要术前准备充分,认真制定相关风险控制措施,手术成功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术前,医生为华先生做检查。 医院供图
经充分讨论沟通后,7月初,尹涛为患者进行手术。他根据多年的手术经验,采用“人字”型切口进腹,充分暴露肿瘤,再用肝蒂横断法,历时4小时成功完成了这一肝脏特大血管瘤的切除,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麻醉苏醒顺利,留观重症医学科。
术后第3天华先生就能下床活动,为了帮助他适应甩掉“孕妇肚”的生活,护理团队专门设计术后康复计划,华先生终于恢复了行走能力并在7月9日出院。
即将出院的华先生为医生竖起大拇指。医院供图
尹涛教授指出,肝脏血管瘤为肝脏常见良性疾病,无恶变可能,目前病因未明,可能与先天性胚胎肝血管的发育异常及激素刺激等有关,现有的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血管瘤、肝血管瘤微波固化消融术等,像华先生这样久拖8年的情况比较罕见,巨大血管瘤建议应尽早就医,避免耽误病情,错失手术机会。(长江日报记者黎清 通讯员罗俊华 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