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嫦娥五号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13家科研机构共获得约17.4764克月壤。
记者获悉,国家航天局正计划组织部分月球样品入藏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湖南韶山进行异地灾备,以告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可上九天揽月”的夙愿。
据介绍,4月13日,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样品信息在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上线发布,并开始受理借用申请。首批一共发布了44个科研样品,共56.8812克。
经审核,来自13所科研机构的31份申请获得通过,对应21个样品,共17.4764克,其中光片样6个157.6毫克,岩屑样13个868.8毫克。
这些高校也分到“土”特产!
据南方+消息,中山大学获得一份月球“土”特产——500毫克月壤。这意味着,广东科学家即将启动月壤的科学研究。
目前,这份由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采集的月壤已经被交到中山大学团队手中,预计于明天到达中大珠海校区。
中大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肖智勇介绍,中大有一支做行星地质研究的团队,已有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在国内处于知名地位。团队的目标是提取月壤中的因撞击形成的产物,并计划对月壤开展化学分析,希望研究其中的物质成分,从而分析月球的撞击过程和撞击历史等。
12日下午,中国地质大学也发来喜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申请获批,领取到一份样品。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茜)综合:南方+(记者 吴少敏 钟哲)、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记者 邱晨辉)、@中国地质大学 、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