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必须注意几件事

楚天都市报 2021-07-12 08:17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郑晶晶 陈凌燕 晏雯

入伏第一天,冬病夏治火爆。可是,没赶上的市民怎么办?想敷贴又担心医院人太多怎么办?贴敷之后要忌口吗……昨日,针对市民的种种疑问,极目新闻记者邀请专家一一作答。

贴三伏贴应该注意什么?武汉市中医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医师黄金元表示,对那些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建议到医院找专业医师辨证施治,看是否适合进行冬病夏治,再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敷贴一般连续3年一个疗程。”武汉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唐庆教授提醒。常规建议连续贴3年,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延长敷贴周期,但前提是符合三伏贴适应症。3年后症状稳定者,可不用再敷贴。

唐庆教授建议,每次敷贴时间4-6小时为宜。儿童时间酌减,如3岁以上儿童1-2小时。敷贴时可适当吹空调,但温度一定要适中,不要对着空调冷风,以免腠理关闭而降低敷贴效果。贴敷当天最好不要洗澡,确需洗澡的,应去除药物后用温水洗澡,禁用冷水。敷贴期间不要喝酒,不要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和海鲜、牛肉、韭菜、鸭肉等“发物”,也不宜剧烈运动。

敷贴后皮肤有轻度红肿、热痛感,属于正常现象。皮肤过敏者(如敷贴边缘出现红色丘疹),请及时去掉膏药,用肤轻松等抗过敏膏药涂擦患处。如皮肤出现水泡、溃烂感染等情况,可用绿药膏外涂,不可用力搔抓、揉搓贴药处。

对于错过头伏第一天又想敷贴的市民,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周仲瑜表示,三伏灸和三伏贴不一定非要在入伏当天进行,市民可以根据个人体质灵活安排时间,间隔7-10天进行一次都是可以的。该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杨帆表示,针对一些慢性免疫性疾病,除了敷贴、针灸、耳穴埋豆等外治法,还应配合服用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多位中医专家提醒,三伏贴不能替代常规治疗,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敷贴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