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孩子在儿童体检中心筛查视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王琛 高琛琛 张祖国 实习生 李沁卫
6岁男童尿液呈“酱油色”,送到医院检查才确诊是遗传性肾炎。肾内科医生很无奈,如果家长重视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尿检,孩子就会早点发现隐患,尽早开始治疗。
对此,极目新闻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年轻家长,大多对孩子健康“年检”没有足够重视,同时江城各大医疗机构体检中心,也未开设儿童体检套餐,目前仅武汉儿童医院于上月开诊了儿童体检中心。
昨日,江城专家呼吁,家长应该重视孩子体检,不应只关注身高、体重,而是动态监测,揪出疾病隐患。
6岁男童突然查出遗传性肾炎
6岁男孩小米(化名)家在仙桃,2个月前,妈妈无意中发现孩子尿液颜色很深,几乎与茶水颜色相近,赶忙送到当地医院检查,尿检结果异常,医生建议到武汉来看肾病专科。上个月,妈妈带着小米赶到武汉儿童医院,查尿有血尿、蛋白尿“++”,完善相关检查并穿刺,最终确定患有遗传性肾炎。该院肾内科主任王筱雯表示,如果再不干预治疗,孩子病情将加速发展,最终可能会演变成尿毒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王筱雯的建议下,陪同就诊的爸爸也做了尿检,没想到检查结果显示,小米的爸爸同样患有肾炎。专家解释,肾病有家族遗传性,武汉儿童医院每年筛查200多名类似的患儿,临床发现,相当多的肾病患者都有家族史,“如果能早期体检,就能越早干预,延缓疾病进程。”
无独有偶,9岁男孩飞飞(化名)前不久总说头昏,到医院看病查出慢性肾衰,需接受透析治疗。原来,飞飞曾有过恶心、呕吐,腿也有浮肿,一家人却并未在意。
临床经常接诊这样的患儿,这令王筱雯主任很痛心。她介绍,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但早期症状很隐匿,许多是出现肉眼的血尿或者浮肿才到医院检查,发现患肾脏病,治疗难度大增。其实每年体检时,给孩子查个尿,或是定期量血压,就能尽早排查肾脏疾病,但目前大多数家长并未意识到定期尿检的重要性。
家长对儿童体检重视程度不足
你会带孩子去体检吗?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随机调查了20位年轻家长,年龄集中在29至38岁,其中15人坦言,“成人每年都会体检,但还未意识到,也应该带孩子每年做一次体检”。
35岁的李女士,7岁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她说,孩子3岁以前会定期带到医院儿保科检查,重点关注听力、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情况;等孩子再大一点,则更多是参加幼儿园前的“入园体检”,上学前的“入学体检”等。
也有家长有体检意识,但苦于不知道该带孩子去哪里体检。市民吴先生说,女儿4岁了,想关注孩子身体情况,今年初他和妻子咨询了好几家医院和体检机构,针对成人的体检项目倒是很多,也可根据需求定制,但都没有专门面向儿童的体检套餐。
家住金银湖的韩女士也有相似经历。她说,女儿有近视,每年都要筛查,加上这两年身高明显比同龄人偏矮,现在去医院检查还得新增一项,但医院找不到儿童体检项目,只能分次跑科室开单,再去相应楼层检查,最后再回到诊室找医生看结果,“跑一趟下来真的很麻烦,娃如果不配合,耽误的时间更多。”她无奈地表示。
近日,记者探访了12家三甲综合医疗机构的体检中心发现,各大综合医院体检中心针对成年人的项目种类较多,但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儿童体检的项目时,得到的回复均是“没有专门的儿童体检套餐”。目前江城仅有的一家儿童体检中心,位于武汉儿童医院门诊5楼,今年6月底刚刚开诊。该体检中心实行分时段预约挂号,目前每天一号难求,趁着暑期带孩子来体检的家长较多。
儿童体检不要只关注身高体重
据了解,我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对儿童体检的要求为:半岁以内儿童每个月体检1次;6个月至1岁应每2个月体检1次;1岁以后应每3个月体检1次。体检内容包括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以及神经心理发育状况。这些检查将登记在儿童保健手册上,作为入托时的健康资料之一。
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体检中心负责人李瑞珍主任表示,也正因为如此,在门诊,不少幼儿家长对体检的态度还比较积极,但3岁以上的儿童,由于有了幼儿园和学校的常规体检,家长很少关注到带孩子体检的问题。
武汉儿童医院副院长周爱芬指出,儿童体检很难直接照搬成人,是因为两者的理念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人体检中心以生化指标为主,查找各类健康隐患;儿童则是发展的个体,儿童体检不仅要关注生化指标、健康状况,还包括生长发育、神经心理发育等,不同年龄段的监测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江城多位专家呼吁,家长应重视孩子的体检,将每年的体检结果留存下来,根据每年情况对比,积极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进度是否正常。
家长看过来!
每年需给孩子做这些检查
0—1岁的宝宝:
体检重点关注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以及神经发育情况;宝宝在6个月以内,每个月体检一次,6个月至1岁每两个月体检一次。
1—3岁的幼儿:
套餐中可增加查血,并关注骨骼发育,观察孩子是否有X或O型腿等问题,还可增加常规量表检查。
4—7岁的儿童:
儿童容易患呼吸道等过敏性疾病,套餐应增加相关检查,以免延误治疗、影响身体发育。
8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
进入青春期后,可加强对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方面的检查,预防性早熟或性发育不良。如果孩子平时有焦虑、抑郁情绪,应考虑心理健康检查。除了身高、体重、视力等常规检查外,家长还可考虑为孩子安排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能排查感染、贫血、血液病等,以及肾脏及泌尿系统、肠道疾病、某些代谢性疾病。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给孩子做血生化检查和心电图、腹部B超,进一步了解肝、脾、肾、心脏和内分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