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永康里将打造“闲适里分” 传承城市文化,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武汉晚报 2021-07-08 09:05

郑州游客赵先生及家人来永康里参观打卡。

大陆里所在的维善小区于去年进行改造。

武汉晚报讯(记者万凌 通讯员朱素芳 殷学秀)走进百年永康里,老房子门口摆着竹床,墙上挂着老照片,巷道干净整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参观打卡。

7日,江汉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建设单位及专家学者与人大代表来到永康里、大陆里两个特色里分,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打造亮点项目片区等议题展开座谈,围绕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号建议《关于促进我区特色里分腾退与活化利用的建议》,切实做好里分保护和利用工作,推动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传承的协调发展。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保护修缮要与活化利用有机结合,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植入产业,让老里分焕发新活力。

始建于1920年的永康里毗邻江汉路步行街。1921年,汉口总商会大楼在永康里建成启用,统领当时武汉三镇的商务活动。抗战初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总商会成立,聚集了全国各地近500名文艺界人士,成为当时全国文艺中心。

如今的永康里经过修缮改造,已成为众多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来自郑州的赵先生向记者表示,除了东湖、黄鹤楼,老里分也是武汉的地标建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值得好好保护。

据了解,江汉区里分建筑主要分布在南部片区,永康里、大陆里、联保里、积庆里等10个里分现状保存较为完整,已被划入紫线保护范围。其中,永康里规划以“闲适里分”为主题进行提升改造和产业植入。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武汉市及江汉区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借助汉口历史风貌区建设契机,全面挖掘延伸“老汉口”的历史文脉,发展商贸、商务、文化、旅游等功能,打造武汉“大商业”中心,通过引进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功能,全面改善老城居住环境,打造城市形象名片。

江汉区人大代表、民意街道党工委书记余建清建议,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发挥历史建筑的文物价值,保留老里分的地名,打造文化空间,讲好革命故事。

江汉区人大代表向洋建议,在老里分打造戏剧节和智慧集市,用汉派文化和现代科技吸引年轻人感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何依认为,要在老里分的保护修缮中实现新旧融合,尤其要保留市民文化的根基,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多元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