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稳的“C位”!武汉着力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硬联通”能力

湖北日报 2021-07-07 20:46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芳婷)7月7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等相关工作。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实现城市能级和品质“双提升”,将聚焦重点项目,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硬联通”能力;畅通国际航道,提升对外辐射能力;增强服务供给,提升交通出行服务品质。

聚焦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实施天河机场T2航站楼改造、第三跑道等项目,积极谋划第四跑道;优化武汉、汉口、武昌、武汉西站、天河北站等大型铁路客运站布局。

聚焦全国公路路网建设。建成武阳高速(武汉至阳新)武汉段、武大高速(武汉至大悟)武汉段、硚孝高速(硚口至孝感)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大通道,京港澳高速武汉段、武汉绕城高速北湖至中洲段改扩建,武松高速(武汉至松滋)武汉段、武天高速(武汉至天门)武汉至汉川段等项目,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

聚焦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依托阳逻港、吴家山铁路物流基地、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抢抓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机遇,加快推进金控粮食物流基地项目建设。

拓展国际国内航空网。畅通欧美、非洲、亚洲等国际航线通道,发展机场客货中转业务。到2025年,新增10条以上国际及地区航空航线,天河机场力争旅客吞吐量达4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40万吨。

构筑国际铁路大通道。坚持西向拓展,推进中欧班列(武汉)可持续发展,打造6条直达国外枢纽城市的国际铁路干线通道,加密和开辟中部地区面向“一带一路”的中欧、东盟等国际货运班列。

打造衔接高效水运网。协调推进长江和汉江航道整治工程,提升长江黄金水道效能;稳步发展至日本、韩国2条江海直航通道;发展水水直达、水水中转、水铁联运、沿江捎带,巩固提升江海联运服务水平。到2025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

优化服务,提升交通出行服务品质。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新增公交专用道100公里以上。建设综合交通智慧指挥系统,改造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和轨道交通出行服务系统,提高“智能公交”和地铁“METRO新时代”使用体验,提高电子支付和实时位置服务的覆盖范围。开行夜行公交、定制公交和微循环公交线路,近期到2022年,开行夜行公交线路30条以上,覆盖武汉3大火车站和13大商圈,对接地铁站点100个以上,为城市提供22:30-05:30时段的深夜公交出行保障,新增微循环线路50条以上。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交出行率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