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揭秘 天安门广场上“巨轮”与歼-20同框 宏伟党徽 拼装打磨精益求精宏伟党徽 拼装打磨精益求精

武汉晚报 2021-07-02 07:45

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位于“巍巍巨轮”船首的党徽年号熠熠生辉。

本版稿图 据新华社、央视、《北京晚报》报道

昨天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整个天安门广场,中轴线两侧设置的观众席,整体形成了一艘巨轮形状。“船头”位置在人民英雄纪念碑附近,立着巨大的金色党徽和1921、2021大字。这艘“巨轮”,象征中国共产党从100年前小小红船上出发,成为领航中国的巨轮,也象征这艘巨轮在下一个百年的启航。

空中梯队飞行庆祝表演中,战机列阵长空,飞向天安门广场,向党送上生日祝福。

飞在最前面的某新型运输直升机悬挂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在2架直-10型武装直升机的护卫下迎风向前,4架某新型运输直升机悬挂着4面巨幅标语紧随其后。紧接着,5架直-10型、24架直-19型武装直升机组成巨大的“100”字样轰鸣而来,身后是空军的10架歼-10、15架歼-20战机以及拉烟梯队的10架教-8型教练机。

宏伟党徽 拼装打磨精益求精

昨天,广场上最醒目的装置是党徽,金灿灿的党徽在阳光照射下分外夺目。为了达到理想效果,作为党徽现场施工负责人,北京城建集团副总经理张晋勋一丝不苟地把关每一个施工细节。“我们制作了多个模型,进行了拼装演练,针对细节反复推敲打磨,确保精益求精、万无一失。”张晋勋说道。

党徽外饰面的喷涂讲究技巧。喷漆需要每隔3小时才能进行一次,静置3小时的目的,是让每遍漆膜达到干燥或固化,有瑕疵的地方进行打磨修补。整个外饰面需要喷涂5遍以上,每喷一遍都进行打磨,检查色彩均匀无误才完成喷涂效果。

受广场安装条件和工期限制,党徽和年号的制作安装精度控制难度极大。工作人员要将70米长的台拱划分为7个吊装单元,安装误差需控制在2毫米以内。安装主拱3个吊装单元需要3台吊车同时作业进行空中接龙,桁架合拢后吊车才能松钩。

巍巍巨轮 领航中国行稳致远

巍巍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昨天,天安门城楼、长安街、中轴线与广场的核心元素构成的“巍巍巨轮”造型格外引人注目。这一设计主题寓意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嘉兴南湖启航,历经百年航程,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据庆祝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策划设计部部长田忠利介绍,党徽年号总高15米,总跨度71米。党徽直径7.1米,年号高3.8米,基座以“彩虹桥”为基本造型,采用中间高两侧低的三条弧线相连。

党徽按照使用规范选择了金黄色,为达到从不同角度看都有金光闪闪、光彩照人的效果,设计团队专门制作了7种金色样板,在向阳和背光、晴天和阴天等不同天气条件下试验,通过各个方向反复审看,最终选定了一款最稳定、反光条件最好的金黄色。

田忠利说,党徽年号的高度、跨度都经过反复论证、反复模拟试验,并经过场景化勘测,最终确定为15米的最佳高度。不仅考虑到南侧观众不会被遮挡,而且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文字也不会被遮挡。

最帅旗手 作为替补被选上参加训练

昨天的大会现场,升旗仪式再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在整个仪仗队中,位于“C”位的升旗手,是整支队伍的“定海神针”。

挺拔的身姿、瘦削的脸型、坚毅的眼神,是庆祝大会升旗仪式升旗手张自轩给人的第一印象。

今年28岁的张自轩,是国旗护卫队的一名班长。在此之前,入伍11年的他,已经圆满完成了上千次日常升旗任务。

作为一名老兵,一位班长,张自轩培养了不少“徒弟”。国庆70周年的擎旗手袁晋爽就是张自轩带出的兵!2019年10月1日,袁晋爽担任了升旗手,并出色完成了任务。而这一次,两人的身份发生了变化,袁晋爽将作为张自轩的替补,和“师傅”一起完成任务。

但事实上,最初,张自轩并不是擎旗手的最佳人选,而是作为替补被选上参加训练。但张自轩并不甘心只是当替补,他十分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手臂力量不够,就增加重量训练,挂上装满的水壶绕着训练场跑圈,直到练得手臂僵直,拿不住筷子,肩头也磨起了厚厚的老茧……

就这样,从一开始定杆2、3分钟,到持续定杆40分钟,张自轩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扎实的基本功证明了自己,并当选新一任升旗手。

百响礼炮 炮声隆隆,声声震寰宇

昨天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56门礼炮排列整齐,鸣放100响。这100响礼炮是致敬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更昭示着新时代的中国以更加雄伟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昨天的北京,朝霞映东方。

这是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以盛大的仪式庆祝党的生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正式开始后,56门礼炮鸣响,222名仪仗队员组成的国旗护卫队,同时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国旗护卫队脚下,红毯铺就的一条红色之路,穿越鲜红的拱门,象征着中国奋斗的道路。

1响、2响、3响……

礼炮整整鸣放了100响,每一响都震撼人心。

1步、2步、3步……

国旗护卫队以100步齐步走、100步正步走、再100步齐步走的步伐,走完220米,步步铿锵有力。沿着党开辟的这条道路,中国走到今天,志气更高,骨气更硬,底气更足!

长河奔涌,弹指百年。

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28响礼炮为新生的共和国奠基。昨天,这100响礼炮,是致敬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也昭示着新时代的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量身定做 演出服展现“百年耀万川”

数千名合唱、献词队员身着量身定做的青蓝色系衣衫,清新、庄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上图)。服装设计团队来自北京服装学院。128天,他们不断筛选、打磨推敲,最终形成14套独具匠心的演出服装。

设计团队与指挥部、专家组一次次头脑风暴,最终确定以“百年耀万川”作为总体理念,所有设计皆围绕这一理念展开。

设计师们先后画了几千幅效果图,直接去协作单位“盯”制作环节,共制成300多个衣样,一次又一次筛选和修改,最终才确定了14套演出服和2套雨衣。

童声合唱 引导启发观众点燃激情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是大会的总导演,大型文艺活动的经验相当丰富,他曾担任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总导演。

“每一个人都是星星之火,我们希望能把他们的激情点燃。”肖向荣说,观众的情绪无法提前训练,导演组需要在现场通过节目和节奏,自然而然、不露痕迹地引导和启发,“让观众进入情绪,把对党的感情自然流露出来”。

FM耳机 能让4000人声音整齐划一

细心的观众发现,每一位参加合唱和献词的学生耳朵里,都塞了一个黑色的耳机。这耳机叫FM耳机,搭配无线频段接收器使用,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到耳机里传送的指令,或者自己的声音。

国家一级音响师马昕说:“在合唱和献词的过程中,还能给不同的人传送不同的信号。”正是有了这个“神器”,才有效地帮助了3000人合唱团和千人献词团实现整齐划一。

神秘布袋 15样“宝贝”一个都不能少

昨天,当参会人员陆续进入天安门广场走到观礼台时,最先看到的是每个座椅上都摆放着一个精致、漂亮的小包。服务包本身采用手提公文包的形式,有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等多种颜色,面料使用的是非常好的防水牛津布。

服务包中装着用于防疫、防晒、防雨、防暑的物品大大小小多达15种(左图)。

包里有一顶100周年标志的遮阳帽、一件雨衣,还有一块小方巾。还有三瓶饮用水,分别是一瓶矿泉水、一瓶维生素饮料和一瓶运动型饮料。

记者还发现了三种防暑药品,分别是仁丹、风油精以及中药做的防暑香囊;此外还有两只大会定制的、独立包装的口罩,以及两片酒精消毒巾和一包纸巾。

包里另有一面卷起来的小旗,分为国旗和党旗两种,随机发放,另外还有一个纸制垃圾袋。

10万气球 统一尺寸100%可降解

大会临近尾声,广场上的100个气球笼同时打开,10万只气球腾空而起。

“气球放飞员身高必须在1.75米以上,不能太瘦弱。”北京警察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曹健强调了这一“硬性指标”。

庆祝活动所使用的气球100%可降解,不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此外,所有气球内充的都是氦气,与氢气相比更加安全。但气球若充气不足,就无法达到一定的飞行高度;充气过足,在太阳下暴晒数小时,又极易发生爆裂。经过测试,将气球充气至直径25厘米的大小,最适合放飞。

这七首歌

天安门广场唱心声

在昨天的庆祝大会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合唱团献唱了七首经典歌曲,分别是《唱支山歌给党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社会主义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新的天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唱支山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先有词,后有曲。1958年,姚筱舟创作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后来,雷锋看到了这首诗,便把它抄写在自己的日记中。作曲家朱践耳在《雷锋日记》中读到了这首诗。当时他十分激动,据舒群回忆,朱践耳用了一个晚上就把这首歌写出来了。

《团结就是力量》

1938年,这首歌的词曲作者牧虹、卢肃来到了延安。1943年6月,为了庆祝减租减息和县参议会选举斗争胜利,卢肃和牧虹就在老乡屋后的山坡上赶写了一部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排练时,大家觉得歌剧结束得过于仓促,不够饱满有力,两位年轻艺术家又激情澎湃地谱写了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962年6月14日晚,周恩来总理邀请作者李劫夫等人谈话。李劫夫的女儿、中央歌剧院导演李丹丹记得很清楚,“父亲激动得一晚没合眼,当晚就开始创作”。李劫夫积蓄多时的情感瞬间喷发,《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初稿一气呵成。

《社会主义好》

1957年,在中央歌舞团创作组工作的霍希扬和李焕之两位老搭档商量,应该有一首歌唱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歌曲。《社会主义好》完成后,李焕之把它寄给了《北京日报》。1957年8月,经《北京日报》发表,这首歌迅速传唱。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1958年,福建厦门何厝小学的一群小学生组成“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活跃在金门炮战前线……后来,这群孩子被授予“英雄小八路”称号。作曲家寄明用炮弹箱当桌椅现场谱曲,词作家周郁辉根据与孩子们的对话填了歌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由此诞生。

《新的天地》

在创作《新的天地》的过程中,曲作者舒楠被这首歌的歌词深深打动。首唱者孙楠说,《新的天地》旋律很动听、歌词很抒情。“这种抒情代表了一种更凝重的爱国之情,所以我想一定要把歌颂祖国,歌颂祖国伟大成就的心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78年前,在一盏幽暗的小油灯下,19岁的曹火星目睹平西根据地的斗争故事与英烈传奇,心潮澎湃,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