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山水形胜,人文如歌。刘巍摄
东湖绿心,城湖相融。熊秋萍摄
东湖泽畔, 屈原行吟。
东湖杉林里,亲子戏水欢乐度夏。
东湖泽畔,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山水形胜,人文如歌,吟诵千年。历史的每一次留痕,都丰富着东湖的记忆,积淀着“名湖气质”。
新时代以来,东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建设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努力实现东湖从最大城中湖向最美城中湖、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从武汉东湖向世界东湖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展示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最靓丽的城市金名片。
东湖绿心在迈向城中湖典范的道路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生态文明的底色更靓,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成色更足,人民群众的幸福笑容更美。
大城美境,“六湖”合一。东湖既是生态之湖,又是人文之湖;既是人民之湖,又是伟人之湖;既是英雄之湖,又是幸福之湖。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传承红色精神,东湖将更加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人民心所向往的城市绿心。
■ 生态之湖
绿心典范诠释美丽中国
今年1月,比大熊猫还稀有的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东湖风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喻家湖现身。武汉观鸟专家说,以往,青头潜鸭在远郊才有,在东湖这么热闹的地方出现,还是第一次。喻家湖是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板块,良好的湿地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是吸引青头潜鸭光临东湖的原因。
5月28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采访组走进东湖落雁景区,以东湖为眼,深入了解武汉市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情况。
东湖,城市生态绿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展示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最靓丽的名片。
东湖的每一帧都是生态画卷
初夏清晨的东湖,暑气未起,清风拂面。许多市民来到东湖绿道,以晨跑开启美好的一天。一路拱桥弯弯、荷叶田田,一路鸥鹭翔集、鱼跃翠湖,美景让人心情愉悦,迈步向前。
汉马、水上马拉松、环东湖绿道自行车赛、家庭帆船赛、龙舟公开赛、世界军运会……各类赛事在东湖的碧水蓝天、山水赛场激情上演。
在东湖听涛景区碧潭观鱼,碧波荡漾下,水草丰茂摇曳,鱼儿悠游穿行。2020年以来,东湖水下森林屡屡刷屏网络,吸引游客频频“打卡”。今年,东湖水下森林还将新增132万平方米,未来连点成面,超过东湖水域面积十分之一。
在市委、市政府直接推动下,东湖高效率建成总长101.98公里的东湖绿道,永久锁定湖岸线,还路于民、还湖于民、还绿于民,成为千万市民和中外嘉宾赞誉的“生态之道、人文之道、幸福之道”,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央媒多次聚焦报道东湖绿道建设成效和东湖生态治理成果,向全国推广新时代东湖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生态治水样本示范全国
水是东湖的灵魂,建绿心,先治水。
从截污控污到排口整治,从退渔还湖到生态修复,近年来,东湖风景区实施东湖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高标准打造全国生态治水新样板,努力走出一条大湖、名湖、城中湖的生态治水之路,赢来东湖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
东湖坚持“水岸同治、湖塘并治、流域齐治、社会共治”的治水理念,全面完成退渔还湖,终结东湖50多年群湖割据的历史,实现全域统一管理和生态养殖;全面完成游船革命,根除困扰东湖20多年的水上顽疾,实现东湖经营性船舶全面清洁能源化。
全面完成排口革命,基本实现“污水进管网、雨水入湖塘”;全面推进小微水体治理,完成绿道沿线60个湖边塘总计65.7万平方米水体的生态修复和水质提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做实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机制。
经过持续系统治水和生态修复,东湖水质持续好转。2020年10月至今年3月的监测数据显示,东湖主湖水质稳定保持Ⅲ类,为近40年来最好水平。
2019年,东湖获评水利部“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成为推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典范和引领生态治水的国家级示范样本。
全力推进生态系统化修复
未来,东湖还将全力推进生态系统化修复。坚守山体绿线、湖泊蓝线、耕地红线,保护好东湖的湖光山色、秀丽风景;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点保护东湖森林、湿地两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巩固提升东湖水生态环境,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使东湖重现萤光点点、蛙声一片、鱼翔浅底、飞鸟群集的生动场景。多干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实事,让东湖的自然生态美景成为百姓看山望水、游山乐水的生活日常。
■ 人文之湖
承楚风汉韵传中华文化
今年端午小长假,西安游客方先生一家自驾来到武汉东湖,登刘备郊天台,游屈原纪念馆,逛苍柏园,参与端午文创市集,还去了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大学……度过快乐充实的三天假期。他说:“东湖除了自然风景很美,其实也很有故事和历史人文底蕴。”
《楚辞·渔父》记载:“屈原既放,游于江滩,行吟泽畔。”这个“泽”,据考证,就是今天的东湖。南宋袁说友传颂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青山绿水历史遗存,亭台楼阁名人遗迹,人文景观错落有致,楚风汉韵移步换景,历史与现代碰撞,自然与人文交融。东湖,是传承楚风汉韵、历史文化、山水文化的人文之湖。
“诗与远方”成为东湖日常
东湖既有楚王饮水池、楚王墓等楚文化遗迹,又有九女墩、梅岭一号、朱碑亭等近现代史迹,三国历史遗存和传说也是东湖的一笔文化宝藏。
行吟阁、屈原纪念馆、离骚碑,无不彰显屈原的文学成就和爱国精神。楚城、楚天台、凤标,再现2000多年前楚国风貌。游客登上楚天台,俯瞰东湖全景,领略“极目楚天舒”的诗意。
东湖绿道一线串珠,博物馆、美术馆、武汉大学傍湖而居。省博国家宝藏见证历史,美术馆当代艺术交相辉映,珞珈山书声琅琅。漫步公共艺术园,倾心森林书店,沉醉大李文创村,“诗与远方”成为日常。
东湖四季花开,美不胜收,丰富的花文化助力东湖成为世界级赏花胜地。樱花园跻身世界三大赏樱胜地。梅花、樱花、牡丹、杜鹃、玫瑰、荷花、向日葵七朵金花汇成四季壮美长卷。
近年,东湖实施文化提升工程,高品质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以“景区+绿道”开创文旅新模式,推出诗歌节、雕塑节、摄影节等诗意文化游; 举办汉马、水上马拉松、环东湖绿道自行车赛、帆船赛、龙舟公开赛,点燃激情体育游;举办东湖灯会,点亮听涛画卷,点亮东湖夜色游;每年举办赏花节、灯会、欢乐节等各类旅游节庆活动30余项,为游客提供一年四季丰盛的文旅大餐,充分展示东湖多元文化旅游的魅力。
重塑人文景观
打造“文化绿道”
“十四五”期间,东湖将全力推进文旅深度化融合,持续建设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城市生态绿心,不断加大人文景观的价值挖掘,赋予新势能。
打造城墙光影秀,带你夜游楚国八百年;营造梅园十八景展宋风美学,樱园十二景显唐风楚韵;挖掘楚辞植物,再现兰台景观;重塑历史人文景点,建设“文化绿道”……未来的东湖,人文之光更加闪亮。
磨山景区将进一步深挖楚文化题材,利用高新数字技术,让历史与现代碰撞,打造楚城奇幻新场景。楚城将上演3D城墙光影秀、沉浸式 5D 数字影院,让楚国璀璨的历史以光影形式在古城墙上重生。全新打造东湖奇境数字美术馆,给游客带来最奇幻的东湖楚文化新体验。楚天台进一步升级,奏响楚国音乐会。楚市、离骚碑等楚风汉韵景观,都将迎来数字技术升级。当古典楚文化遇见现代光影科技,八百年楚国风韵引人入胜。
磨山还将进一步提升樱花园、梅园、荷园、牡丹园等花卉专类园的游览体验,塑造梅园十八景展宋风美学,策划樱园十二景显唐风楚韵,荷园撷英吐露夏花魅力,诗画牡丹园尽展国花艳丽,大做花样文章,弘扬花样文化,打造一流赏花胜地。
听涛景区将对屈子文化园、苍柏园等主景进行综合提升,打造兰文化博物馆,建设艺术型综合服务驿站,强化和彰显“江风湖韵、荆楚人文”的文化特色。通过种植《楚辞》里的香草香木,呈现源远流长屈子文化;升级苍柏园,使其更显文艺范,讲好东湖拓荒往事;建设3万平方米听涛驿站,城湖相融艺术过渡;以蕙兰配奇石,展现别致兰文化;重塑历史人文景点,营造“文化绿道”。
■ 人民之湖
把最美东湖献给人民
今年“五一”假期,特意从深圳前来游玩的游客“蜻蜓”和男友“泡”在东湖,一待就是4天。在大李村逛文艺小店,在磨山景区的草坪、树林间露营放空,再到欢乐丛林里体验“东湖之恋”、喝杯咖啡,前往千帆亭看湖景……“如果只是单纯‘到此一游’,那我不会选择来到这里。”游客“蜻蜓”说,假期4天,二人一同探索东湖人气“秘境”,度过了丰富多彩的假期。
“五一”期间,东湖全域接待游客264.8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近年来,东湖一直以超高人气成为武汉出游胜地的“顶流”担当,凭实力“圈”住一大波铁粉,当之无愧为顶流之湖、品质之湖。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东湖绿心,是人湖城共生的融合之心。山水相依,人水和谐,城湖共生,描绘着人民美好生活的曼妙画卷。
周苍柏在修建海光农圃(东湖风景区前身)时说:“这个农圃我是要交给人民的。”如今,东湖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之湖。
东湖是全民休闲的山水舞台
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办,上百个国家的近万名运动员同城竞技。全球聚光灯下,山水环绕之间,马拉松、自行车、公开水域游泳、帆船四大赛事在东湖青山绿水间展开。最美城市天际线、最美湖泊水岸线、最美山脊线、最美林冠线和最美风情线,带来一场山水画里的惬意竞技体验,全开放式的山水赛场惊艳了世界。
疫后重振,东湖旅游从“动起来”到“暖起来”再到“火起来”。
2020年“十一”,首届“艇马”在东湖开赛,“水马”、家庭帆船赛扎堆东湖举办,近千名选手会聚于此,劈波斩浪,感受水上之乐。东湖从献给专业运动员的赛场,又摇身变为全民休闲的山水舞台。
今年端午小长假,近64万人次游客不约而同将脚印留在东湖,登楚天台敲钟祈福,在海洋乐园给萌宠包粽子,乘游船观景听相声,到玛雅海滩玩水过夏天。人们愉快地在东湖度过了民俗混搭时尚的休闲假期。
“武汉是个四季分明、与水相伴的城市,我们特意过来体验武汉的夏天。”天津游客潘明在玛雅海滩水公园玩了水,又乘坐东湖游船赏了湖景后,满意而归。
东湖人气一次次刷新纪录
作为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城市生态绿心,在各个节假日,东湖都能凭实力“圈”住一大波铁粉,真正是人民的乐园。
2018年,东湖风景区游客接待量首次超过2000万人次。
2019年,东湖接待游客235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为2015年3倍以上。
2020年4月,武汉“重启”后,东湖人气快速复苏。在双节合璧的“十一”期间,158.63万人来到东湖“打卡”。至11月,日游客量两度突破40万人次。2020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386.79万人次。
2021年春节,东湖凭借春光好、年味浓、服务优、防控好,以高人气、高起点赢来开门红,成为武汉牛年春节人气最旺的出游胜地。春节七天,东湖游客量高达215万人次,达到2019年同期游客量的390%,并且刷新 2019 年国庆黄金周游客接待总量172 万人次的最高纪录,在历年黄金周中创历史新高。“人气排第一”“东湖最热闹”等报道刷屏网络,东湖稳稳迈出新年第一步。
4月13日,湖北公布十大最具人气景区,东湖一举占据三席。在惠游湖北活动期间,东湖风景区接待游客811.7万人,华侨城欢乐谷接待游客294.5万人,东湖海洋世界接待游客78.8万人。
这一组组跳动的数字,是经济重振的信号;一张张笑脸,是东湖高质量发展最有力的回应。
出品:东湖风景区工委宣传部 撰文:傅雪婴 胡蝶 薛灵毓 彭冲 陈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