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红门”——调顺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极目新闻 2021-06-28 16:13

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琴

通讯员 王帮琴 杨凝

6月28日上午9时20分,由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国内首座以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为设计理念的桥梁——调顺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调顺跨海大桥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北部,跨越湛江湾连接湛江市东、西两岸,是湛江市路网规划中湾区内环的北线组成部分,构筑起了湛江市“北连高速、南通港区、西进城区、东接机场”的对外快速连接通道新格局。建成通车后,从根本上拉开城市骨架,对改变市区交通格局,助力区域开发和城市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调顺跨海大桥路线全长9.36千米,主桥全长591米,主跨296米,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整幅桥面宽37.5米,路面宽度32米,采用设计时速为80千米/小时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六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

从2017年12月下达开工令之日起,2500多名大桥建设者奋斗在湛江湾两岸,在3年多的建设当中,中铁大桥局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克服地质条件复杂、海上施工环境恶劣、台风影响频次高等困难,发挥建桥国家队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纪录。

据中铁大桥局调顺跨海大桥项目负责人代强波介绍,大桥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在主墩基础钢护筒施工中,运用全国首创的“十字交会法”打桩船插打钢护筒技术,确保桩身垂直度在千分之三以内;在千分之三的垂直度的基础上,项目部攻关改良钻孔桩钻机“新钻头”,钢筋笼采用内笼分开下放的新工艺,让单根桩基从平台到成孔的过程由15天缩短至5天;施工中突出绿色环保施工理念,主塔采用了与港珠澳跨海大桥同样的环氧钢筋、C55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外表面均涂装防腐材料,确保防腐标准达标,为了减少环氧钢筋在运输过程中损坏,项目部专设一间钢筋加工厂,把加工环氧钢筋的专家和机械从中山“搬到”施工现场,专人负责,现场安装,确保大桥防腐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引桥部分采用现浇梁与预制梁结合的方式,工厂化制梁显著地提高了工效,主塔施行塔梁同步施工节省了工期。2020年受疫情影响,工期滞后了两个半月,复工以后,项目部大干快干,快速将落下的工期全部抢回,不断创造“湛江速度”,有力保障了大桥如期通车。

作为广东省重点工程、湛江市首个PPP项目,调顺跨海大桥是湛江“一湾两岸”的重要连接载体,以“风调雨顺,湛江红门”为主题,集交通要道、海湾景观等于一身,是湛江湾上一座堪称“实力与颜值担当”的城市地标式桥梁。“调顺”二字采用中国传统印章式篆体书写,具有浓重的中国元素和地域特色,蕴含和美协调之意,与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的“中国结”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调顺”寓意“风调雨顺”,“红门”则象征着湛江作为中国南大门。

据悉,调顺跨海大桥属于免费的开放式桥梁,接下来的运营管养也将由中铁大桥局负责。目前大桥路面监控、十字路口红绿灯安装均已完成,正在紧锣密鼓安装景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