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欧阳媛)6月26日,由江汉关博物馆、书法报互联网主办,《汉派书法研究》协办的汉关壮游——周韶华山河纪行水墨作品展在江汉关博物馆开幕,展出周韶华先生34件展现祖国山河的水墨画。
周韶华山河纪行水墨作品展开幕。通讯员供图
湖北省周韶华艺术中心主任吴军和以现场网络直播形式启动展览,讲述展览作品的构思特点及创作背后的故事。开幕伊始,本次展览作者、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周韶华向江汉关博物馆捐赠书法作品《泰山岩岩》。
捐赠仪式结束后,由周韶华、江汉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心耀、原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原武汉长江艺术家美术馆馆长王合多、湖北省周韶华艺术中心主任吴军和、《大武汉》杂志总编辑张丽娜等六位嘉宾,分两场,以“你和我的城市记忆——书画艺术漫谈”为主题,进行书画艺术和武汉地方历史的跨界对话,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沈必晟为学术主持,书法报互联网全程现场网络直播,直播观看人数达到3万人。
周韶华山河纪行水墨作品展开幕。通讯员供图
在古老历史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江城,多少熠熠生辉的文学艺术家在这里平凡生活,又串起了源远流长的楚国千年文脉。周韶华就是武汉的一名著名且极其有代表性的画家,30年前,他置身于天地将雄浑生命倾泻于宣纸之上开创中国画坛气势派山水,30年后他完成了人生的“三大战役”——长江、黄河、大海,打开山水画与时代精神的通道,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在当代艺术形式中获得新生。
他四次黄河万里行、两次长江万里行,溯河源,穿大漠,登上喜马拉雅 6000 米的峰巅,跨越“西天鬼门关”唐古拉山,往返数十万里,这在中国画坛至今恐怕仍属唯一。他对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人文景观、横断山系文化,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半坡文化,远古岩画、象形文字、敦煌石窟艺术、楚文化、先秦青铜器、汉雕等艺术瑰宝的热爱几近痴迷,只要力所能及,就逐一系统考察、细细揣摩。此次展览的作品,就是以“山河纪行”为主题的一批水墨画,从中都不难看到他汲纳传统文化和艺术精华、化气为形、化古开今的印迹,每一幅都充满宇宙大象和天地之美。